马象游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现简略为成语车水马龙。
汉章帝根据一些大臣的建议,打算把马太后的兄弟封爵。马太后遵照光武帝生前的规定后妃家族不得封侯的制度,坚决反对。她说:从前外戚外出的情景,真是‘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如此招摇,实在不好啊!

马象游龙中的象意是像,今天我要来个成语新解,象就等于象,马象齐驰,如龙得水,妙趣横生,不过这只能在棋中展现。
一、象棋
中马,高象联接,术语称为“马三象”,这是唯一的例和定势,很特殊,一般很难走到。但遇“二班”时出现呢?


1.车五进一象3进12.车五退一将4平5和局。
如第一步黑走象3退1,则2.车五平三将4平53.车三进四将5进1
4.车三平四将5平45.车四平五马5进66.车五退四红胜定。
要点:马不离中象位,将走闲着。
二、围棋
围棋中没有马、象,但有马步小飞和象步象飞。

如图黑a小飞挂,白b二间高夹。黑1尖顶的下法在以前的定式大全里就有黑棋不利的结论了。

白2长三三是最强的反击,黑3扳,以下白棋弃子取势,黑棋大为不利。

黑7先跳也无用,至白16黑棋还要收气,结果更加不利。

黑1象步飞出是趣向,对此白A-E应法均可,黑1略微掉了些胜率。

白1压是一个老定式,但是经测算黑2挖的下法不行,黑棋胜率掉到了27%左右。白A位扳出严厉。

黑2外扳比挖要好一点。
三、五子棋
名月马步开局,如果白4也与马步相对,如图

如果黑⑤给出如上图(a1-a 10)选择,你能区分必胜、平衡、白好点吗?有数据支持:a1-a 5黑必胜,a 6黑近胜,a 7-a 8平衡,a 9-a 10偏白。
a 8是黑①的“象飞”点与①、③形成“卦间角”好型为何是平衡点呢?

上图为基本平衡变化,白2、4、6与“3卦”好型相恃。黑⑦只有“放任”白活二以构平衡,否则自杀。

黑⑦活三,最后白28双杀:A四三杀/B、C冲四D四三杀。

黑⑦右挡白二,白14抓黑J8三三禁手。

黑⑦间挡白活二,白14双三胜。黑⑨后反向挡也不行,你试试。

黑⑦下挡白活二,白14抓黑I8三三禁手。
四、国际象棋
国象中有一套双象与马的绝妙配合的将杀方法,我名为“马象游龙”,他们则称为“布莱克伯尼的将杀”。
布莱克伯尼(Joseph Henry Blackburne 1841-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位英国棋手。
只是双象控制两条大斜线,这种情况在棋局中出现不多,要是遇上了,用“马象游龙”的杀王法是非常有效的。

如图:白马在g5,双象在主斜线上,弃后强制开线,用象杀将。
1.Qh6 gh 2.Be5
还有马象杀单王,你会吗?
可能要花35步才能将杀,一些技巧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去学习。
把孤王将杀在一个正确的角落,这个角的颜色和象所在的格子的颜色相同,也就是所谓的正确角。

(绿色标记的格子显示象或者马处于这些格子也同样可以将杀)
王在挣扎的逃跑过程中是十分难以预测的。它可能努力留在中心,或者努力冲出包围圈。进攻方必须特别小心地把这些格子控制住,还要防备别让孤王冲出包围圈,向中心溜去。有时候王奔向一个象不能控制的错误角,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驾驭如何控制。有时候,孤王好像要奔向一个角,但是半道又改变了注意,转向别的地方。
进攻方减少王可活动的格子数,直到王被迫移向边线.
在开始的位置,王可以奔向棋盘上的任何一个格子。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格子来限定王的活动范围。如果我们达到了这个目的,我们就继续减少王可以活动的格子数,直到王被压在边线上或者一个角上。
在这里我们需要用一些国际象棋的技巧来迫使王移到正确角,否则王就会跑出我们制造的包围圈。
如果我们不小心,是很容易和棋的。有时候,进攻方需要重新部署,同时又不能让孤王跑出包围圈。
国际象棋爱好者法国人丹尼尔·戴利唐提出三角形方法(1923年发表在吉列尔莫·哇塞克斯《启蒙到战略》书中)。戴利唐的三角形方法仍然是最简单的马象杀王技巧。


1.三个棋子合理放置形成一个大三角形来包围黑王(在这里就是b1-h7-h1三角形)
2.白王起到压迫黑王后退的作用,象和马有时候帮忙。
3.象率先进入下一个三角形(在这里就是d1-h5)
4.白王和象协同迫使黑王进一步撤退。
5.马重新放置在一个更好的格子里,完成第二个三角形。
6.象马定位后,我们可以开始用白王来压迫黑王进入第三个三角形。
7.接着前面的过渡,象将进入最后一个三角形(在这里就是f1或者h3)
8.一旦最后一个三角形形成,认真地重新安排棋子以便将死黑王。
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