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南京5月14日电 (顾姝姝)喜欢下五子棋,可爸爸妈妈没有时间陪自己对弈,为了找到下棋的伴儿,江苏省江都中学的几位学生发明了“五子棋机器人”。5月14日,在第十六届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中,这个会下棋的机器人战胜了好几位小朋友。
“这个机器人是由乐高积木、触摸屏和马达等部件组成,可以变换多种形状,程序也是我们自己编的。”该机器人发明者之一肖凯中介绍,下棋的时候儿童先行一步,机器人根据这步棋,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步骤并评分,然后选取一个得分最高的最佳步骤执行。记者注意到,这个机器人走得挺慢,肖凯中解释,这一方面是乐高积木马达的转速比较慢,另一方面也是想模拟真人思考的过程。“这个机器人如果能投入生产,成本会很低,因为用钢管等常见材料就可以制作。”他自信地说。
“机器人设计制作与文化课学习有很大区别,最终呈现的东西也不同。”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老师葛六波认为,“文化课学习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答案可能是标准化的唯一答案,可机器人活动中设计的产品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不是做出来就完成了,需要不断地检测调试。”担任本次竞赛裁判员的他表示,比赛中更看重学生本人的参与程度有多深,如何组建团队并进行分工以及团队成员对项目的理解程度。
竞争激烈的赛场周边,不少中小学生正对着电脑进行紧张地编程工作。无锡洛社初中初二学生陈卓说,我今天参加的是人形机器人竞赛,刚才机器人在滑雪时,我发现它少了一步,要通过编程加上去。“文化课不教编程,这些都是在学校的机器人兴趣小组学到的。”他表示。在谈到孩子参加机器人课外活动后的变化时,现场一位来自淮安的家长颇有感慨:“学了机器人后,我发现孩子的思维更开放了,小家伙口中常常冒出诸如‘轴承转动’等专业术语,让我很惊讶。”
据悉,由省科协、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共有来自全省13个市的400支队伍参加,参赛学生1000人左右。此外,成绩优秀的代表队将参加8月份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及教育部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