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杂厝

人生如棋:识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赢。

字号+ 作者:洞见·不雨亦潇潇 来源:微信-洞见 2020-03-07 05:01 我要评论( )

金庸曾说,围棋是严谨的思想锻炼、推理锻炼,更是头脑体操。 在这方寸大小的棋盘中,除了黑白双方的纵横交错,还蕴藏着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人生如棋,天地为盘。 我们要想走好每一步,就一定要有全局的规划。 有人说,下棋如同一场修行,你下棋的过程,便是

  
 
  金庸曾说,围棋是严谨的思想锻炼、推理锻炼,更是“头脑体操”。
  
  在这方寸大小的棋盘中,除了黑白双方的纵横交错,还蕴藏着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人生如棋,天地为盘。
  
  我们要想走好每一步,就一定要有全局的规划。
  
  有人说,下棋如同一场修行,你下棋的过程,便是你人生的历程。
  
  只有参透棋局中的奥妙,才能成为人生的真正赢家。
  
  01
  
  少年如棋之开局:赢在格局。
  
  南怀瑾曾说:“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少年时期就如同人生的“清晨”,若想将来能有一番作为,就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个长远规划。
  
  这就如同下棋一样,开局时,我们便应立足全局、谋定而后动,而不是与对手争夺眼前的一子一隅。
  
  只有把目光放远、格局放大,才能将起点变高、前途变宽。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正所谓“文如其人”,梁启超年少时,便是一个格局大、见识高的人。
  
  梁启超从小家境优越,再加上自己也很争气,11岁便考中秀才,17岁时又中了举人,可以称得上是“少年天才”。
  
  然而,就在他才名远播、考场得意之时,却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在中举一年之后,梁启超竟转投康有为门下。
  
  在当时,康有为还只是个秀才,而梁启超已经是举人了。
  
  以功名而论,梁启超早已远远超过了康有为。
  
  这个“秀才老师,举人学生”的搭配,一时之间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在旁人看来,梁启超是自降身价,以高就低,但梁启超自己却不这样认为。
  
  他拜康有为为师,并非一时热血,而是他敏锐地觉察到:
  
  在当时,西学已有盛行的趋势,而要想救国图存,那是非得融贯中西不可。
  
  自己“学历”虽高,却只是擅长训诂词章、应试八股等旧学问,在先进的西学上并无所长。
  
  而此时的康有为,虽然只有秀才身份,却学贯中西,眼界开阔。
  
  果不其然,在康有为的悉心教诲下,梁启超逐渐了解了西学,进一步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正因为梁启超有着高超的见识、远大的格局,才使他冲破古老的壁垒,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与维新变法的中流砥柱。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心中没有格局的人,就好比无头苍蝇一样,喜欢横冲直撞,贪图眼前小利,最终一事无成。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段“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潇洒时光,但我们更应该知道:
  
  外有锐气,内有格局,才叫意气风发;只有锐气,而无远见,不过是盲目自大。
  
  没有格局的人,往往被固定的范围所束缚,被死板的思维所限制。
  
  这样的人即使能力再强,也注定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因为,决定他们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人生如棋,要有格局,我们不应局限于眼前的一草一木,而应该放开眼界,谋划长远。
  
  以大格局,成大事业。
  
  02
  
  中年如棋之中盘:进退裕如。
  
  人生这盘棋进行到中盘,才算到了最精彩的阶段,才能尽显一个人的底蕴。
  
  比起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人到中年更多的是一份历经沧桑后的通达。
  
  王阳明曾说:“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
  
  棋到中盘,往往杀得难解难分,你进我退,变化多端。
  
  此时,决胜的关键便在于这“一进一退”的功夫了。
  
  《战国策》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
  
  春秋末年,晋国的大权落到了智、赵、魏、韩四家手中,其中当数智伯的势力最大。
  
  有一次,智伯率领韩、魏两家共同攻打赵襄子。
  
  赵襄子被困城中,眼看着危在旦夕。
  
  此时,有一个叫做张孟谈的人挺身而出。
  
  他主动请缨去游说韩、魏两家,最终助赵襄子反败为胜、解了困局。
  
  经此一事,张孟谈不仅成了赵氏一族的大恩人,更成了名满天下的智谋之士。
  
  为了感激张孟谈的救命之恩,赵襄子决定重用于他。
  
  可就在此时,张孟谈却主动提出了要隐归山林。
  
  他对赵襄子说道:
  
  “君主之所以能够控制群臣,就是因为本身的威势,而现在我声誉显赫、地位尊贵,我若在朝中,会妨碍您的威势,所以您应该放我走。”
  
  赵襄子没办法,只能由他去过平淡自由的日子。
  
  此时的张孟谈正值盛年,本是大展身手的好时候,却毅然选择了退隐。
  
  后来,楚、韩、魏、齐四国合谋攻赵,正当赵襄子一筹莫展之际,张孟谈再一次出山了。
  
  而且此次的张孟谈是带着全家来的,他让全家人分别出使各国,成功瓦解了敌人的统一战线,再次救赵襄子于危难之中。
  
  然而,当赵襄子事后要论功行赏时,却找不到了张孟谈,因为他再一次从容隐退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人们常说,做人要知进退。无疑,张孟谈就是一位知进退的通达智者。
  
  他两进两退,蕴藏着巨大的人生智慧。
  
  为避免功高盖主而导致的悲剧,他果断选择了退出。
  
  为知遇之恩、国家之义,他又能主动出山解围。
  
  进则功成名就,退则得以善终,张孟谈不愧为一代奇才。
  
  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人唯有“知进退”,才能有所为。
  
  “知进退”可以让我们避开不利的时空限制,在有利的时空中谋求发展,最终获得一个完满人生。
  
  人生如棋,棋艺高超的人,能在进一步中扩大战果,也能在退一步中寻求生机。
  
  能做到进退裕如,方是人生大境界。
  
  03
  
  老年如棋之收官:慎始慎终。
  
  《棋经》说道:“博弈之道,贵乎谨严。”
  
  无论是下棋还是生活,最关键的便是:慎始慎终。
  
  越是到了后面,越需要谨慎行事,很多人就是因为最后的“差一点”,而导致前功尽弃、满盘皆输。
  
  人到迟暮之年,虽已看透世间浮沉,但也不可粗心大意。
  
  此时,我们更需要:佛系放表面,谨慎刻心间。
  
  唐朝名将郭子仪,曾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战功赫赫,因而得到皇帝的器重,被尊为“尚父”。
  
  此时,郭子仪的功绩与威望可谓如日中天,但即便如此,他却从不居功自傲,依旧谨慎如初。
  
  郭子仪是个心怀坦荡的人,每次朋友来府上拜见时,他从不让身边的姬妾们回避,唯独对卢杞是个例外。
  
  有一次,郭子仪听说御史中丞卢杞来访,马上命令身边的姬妾们躲起来。
  
  家人们对此很不理解,待卢杞走后,便问郭子仪说:
  
  “大人一向光风霁月,这次为什么要单单回避卢杞呢?”
  
  郭子仪长叹一口气,说道:
  
  “卢杞这个人相貌古怪,且心胸险恶,他来访时我若让妇人们在场,看到他那副长相,肯定有人会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一来就闯下大祸了,此人一旦掌权,我一族人的生命就难保了。”
  
  果然不出郭子仪所料,这卢杞后来当上了宰相,并对曾经得罪过他的人大肆报复。
  
  很多朝臣因此遭到了迫害,而郭子仪则因为当初的谨慎幸免于难,最后得以安享晚年。
  
  《道德经》有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当你对一件事没有把握的时候,你一定要十分谨慎地对待;
  
  当你对一件事十分有把握时,你一定要用十二分的谨慎对待。
  
  如此,才能避免功亏一篑。
  
  谨慎不是胆小保守,而是一种老成持重的智慧。
  
  古人常说“负重致远”,谨慎对待眼前的每一件事,必会走得长长远远。
  
  ▽
  
  人生如棋局,识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赢。
  
  我们唯有总揽全局,步步为营,落好每个阶段的棋子。
  
  棋盘虽小,却蕴含着生活的奥妙,惟有时时感悟,才可一生落子无悔。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五子棋的人生,如何下?

    五子棋的人生,如何下?

    2016-08-19 06:04

  • 五子∞人生

    五子∞人生

    2014-11-20 08:08

  • 人生岂如棋

    人生岂如棋

    2009-09-22 14:25

  • 人生棋无悔

    人生棋无悔

    2009-02-19 12:06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