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 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拗。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
习诗文声律与对仗,可读(听)李渔《笠翁对韵》https://mp.weixin.qq.com/s/99ZzdWenIEv3vqaSgJ-yLA
对联禁忌
【一忌合掌】
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复的字、词。
【二忌重】
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三忌失对欠平衡】
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
【第四失替应留意】
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给交替、有规律的出现才对。上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下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该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如果不管上下联第2第4第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
【五为乱脚】
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
【六孤平】
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这就叫孤平,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
【第七切记三平尾】
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只要尾部连三仄或连三平,都是对联所忌讳的。
【八忌上重下边轻】
我们知道,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之一。
【九忌初学用癖典】
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使对联显得更高雅。但是若用癖典,使人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你不能每人都去解释一遍吧?特别是对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下面我们欣赏一下棋联
1、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苏轼出) 柳旁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黄山谷对)
2、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争光;(朱元璋出)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刘伯温对)
3、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红楼梦》贾宝玉)
4、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增广贤文》)
5、一角楸枰,寻橘中真乐;双奁黑白,得盤底仙机。
6、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手不回大丈夫。
*********************
“那V五子棋”号杯迎“牛”春有奖竞猜题目公布了,前三题对于我们关注那威者不难,即使是一时“粥晕”,百度一下别“声张”吧了:)
这第四题“对联”看似简单的七个字,还有一对叠字。千万别轻“敌”,不加思索的“定式”……。一对叠字,可是双关语,之中“联眼”是哪个字?
它的格律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道题也是十题中没有“标准”答案的题!是最能体现答题者国学修养的题!
哈哈!我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我的平仄之舌还没理顺,只等你精彩的下联!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