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V连珠网→五子棋相关一网打尽移动版

主页 > 五迷三道 > 五读俱诠 >

《棋诀》新篇之三

续《 棋诀 》新篇之二

【禁手】下

 

  
         ※“禁手”判断中的“九尾龟”问题。
 
  “九尾龟”:在“禁手”的判断中出现“链式”现象,即判断“禁手”时必须判断其它“禁手”,而判断其它的“禁手”的同时又必须判断另外的“禁手”,这样象锁链一样判断下去。它的尾部(最后的那个判断)又回到起始点进行判断。就象乌龟的尾巴含在它自己的嘴里那样有趣且奇怪。
 
  下图就是一个“九尾龟”,请判断Z点是否为“禁手”点。
  现白棋正在成“四”叫杀,黑棋必须走Z位,那么此点是否为“禁手”呢?首先,当黑着Z位时同时形成二个“三”,一个是连续型的“三”,它可以通过二端的延伸成为“活四”,因此它是真正的“三”;另一个是间断型的“三”,它要成为“活四”就必须走Y位,因此Y位必须不是“禁手”点。可是当黑棋着Y位时又同时形成三个“先手”,一个是将原本的间断型的“三”走成“活四”,并形成另外的二个“三”。它们也分别是间断型和连续型的二个,其中连续型的“三”可以形成“活四”,是“三”;而那个间断型“三”的判断又取决于X位是否为“禁手”点:如果X点是“禁手”,那么这个间断型的“三”就不是真正的“三”,因此Y点是“四、三”胜点,可以下子,同时证明Z、Y之间的间断型的“三”是真正的“三”,所以Z点是禁手点。但这只是建立在假设X点是“禁手”的基础上,要着实判断Z点的问题必须判断X点。同理,判断X点又必须再判断W位,从图上看W点仅形成一个真正的“三”,并使从X到W的“三”成为“活四”,因此W不是“禁手”。且慢,我们的判断是从定义出发,首先,Z点是否为“禁手”要判断一子下去同时形成几个“先手”,先前已证明那个连续型的“三”是真正的“三”,现只要判断这个间断型的“三”,而判断的同时又需判断其它的“禁手”问题,但请注意:虽然在判断Z点时,Z点上没有子,然而当判断Z与Y之间的“三”的时候,必须假设Z点上已经下了一枚黑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因为在判断中,Z点是否有子,有可能影响到判断的结果,我们仅仅判断这个间断型的“三”是否能下成“活四”,而不是其它的。在此因为在判断W点的同时,由于想到了Z点上有子,因此W是“禁手”点,因为它是“四、三、三”点,从而证明从W到X的间断型的“三”是假的(因为它无法走W位使之成为“活四”),即X点可以下子(不是“禁手”点),从而说明Y点是“禁手”(“四、三、三”),从而可见Z、Y之间的“三”不是真正的,因此,黑棋走Z位只形成一个“三”,不是禁手。
 
  简而言之,由于想到了Z点黑子的存在,因此W为“禁手”,从而证明X不是“禁手”,推导出Y为“禁手”,最后得出结论:Z不是“禁手”。你的头一定很晕吧?如果你确实不能理解,请不要强行试图读懂它,这只是学术上的研究,对实战没有帮助。因为在实战中很难想象一方有那么多的活二,而另一方还仍然“健在”的。如果你把这个图例强行“读懂”,很可能反而会影响你对一般简单“禁手”问题的分析和认识,这就违背笔者写本文的初衷了。
 
  下图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请问Z点是否为“禁手”?
  这个图例近似于上一个,只是最后地判断与判断点上的一个“三”要成为“活四”的点有关,即Y点。在判断最终的X点涉及到Y点,因为我们在判断“禁手”时假设Z点、Y点等一系列位置是有黑子的,因此X这个位置将形成二个“三”和一个“四”,不能下子。通过一系列的反推证明得出正确的结论:Z点是“禁手”。
 
  在此说明一点:第一个图是说明在“禁手”判断是我们必须把判断点上的位置假设为有黑子;第二个图是说明在“禁手”判断是我们必须把判断途中牵涉点上的位置也必须假设为有黑子。
 
  以上二个都是笔者自己制作的排局,其中黑棋是主体,白棋是根据需要和凑满黑白之数进行添加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白子没有发挥作用的原因。但是排局上每一个黑子都有其作用,没有废子。也许有些读者发现一些黑棋好象多余,特别是第二个排局,这个就留给你们自己回答。例:Q这个黑子有何用处?
 
  ※“禁手”判断中的“黑洞”问题。
 
  “黑洞”是一种天体的名称,它由于拥有极大的引力导致连光都无法摆脱,真正达到了只进不出。下图也有类似的情况。
  请判断A点是否为“禁手”?
 
  按照我们前面的方法,判断A必须判断必须经过A→B→C→D→E→A→B。不好了,我们进入了死循环,那可怎么办呢?其实这个判断非常简单,前面不是说过吗?!我们必须假设那些判断关键点有黑棋,所以在判断A点时B点是空的位置,而到E点的判断时我们已经在前面假设了A点有棋子了,因此是绝对不会循环判断下去的。知道了这个道理,大家应该就该题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禁手”判断中的一条鞭法则。
 
  在“禁手”判断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判断一系列的点,并且会有一些分支,在判断时必须沿着一个分支分析到底,然后再退回(同时把假设的那些黑棋给去除),分析其他的点。不允许在分析到一半的时候假设这些黑棋的存在而去分析其他的分支。我们分析的是“禁手”问题,而不是经常成“三”的追击。

 

(责任编辑: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