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五子棋职业化泼点凉水
时间:2007-01-29 15:20 来源:新浪论坛 作者:生活家一闲 点击:次
坦率的说,觉得这挺危险的。 不知大家怎么看待职业化的标准。联赛?还是棋手能*下棋生活得滋润。 搞职业联赛,说难也难,说不难就不难,一不小心就会跳出个有钱有闲热爱这项目的人士,扔几百万就能办上三五年。 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棋手若能*棋养活自己,这倒是所谓职业化的普遍标准。只是,养活多少人呢? 比如围棋,*下棋谋生的职业棋手,中国大概五六十位,主要是围甲联赛养活他们,能保障大致十万元年收入吧。但请注意,还有呢,还有数以万计的以教棋为职业的,他们也是以棋谋生,他们也是标准的“职业棋手”。 五子做不到这点。别说五年十年,再多些年头也很难。 那么,一万个职业棋手跟五十个职业棋手有多大区别呢? 一个能持久发展,另一个不怎么行。
或许,应该把“持久发展”作为目标?让更多的人喜欢她,从中受益,收获愉悦。 当然,这跟“职业化”不矛盾,普及与竞技从来都不矛盾,只是,有些项目只能做到一头热一头冷(或者温)。 比如麻将。甚至比如象棋。 不是什么项目都能谋利的,即便有多人参与,有人气,很普及。 甚至有了名气有了明星也仍不见得就能怎么的,你看刘翔,他提升的是中国人自豪感,而对中国田径的提升作用并不能达到多大。 要想谋利需要附加另外一个载体,比如门票、场地广告、转播权、形象价值等,但有些游戏是找不到那样的载体的。 而衡量一个项目的价值也不是是否能职业化、是否能赚到钱钱,这一点一定要清楚,尤其是投身这项事业的人士。
不过也有圈内朋友说这种现象不见得不好,属于提前进入民主阶段,相互竞争嘛,有利于激发潜力与活力。不过注意哦,提升自我是竞争,打击别人相互拆台的话,搞不好就是战争啦~ 但在我看来,不客气的说,上述两种,都过于乐观了。五子棋,有资格分赃和内耗吗?别说五子,就是当下的围棋都没资格,足球改革十几年了也没多少本钱可以拿来折腾。 年青的生命,经不起折腾啊……(语重心长状~) 记得不久前有个去中亚参加的团体赛,是第六届吧,以前只参加过第一届,还都是自费的。五子项目要做的事多着呢,现在也还只是个起步。 过两天我大概会去苏州看个少儿围棋比赛,有朋友就说了,这种小比赛也去看啊? 当然我是主要去会些朋友,但上面这朋友的话我就不大乐意听了,大多体育项目的比赛都并不容易搞,尤其少儿这样又没多少奖金、还得家长教练陪着的,支持或不支持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念之间,为什么不做个善良的有趣的人呢~ 那些政府掏钱办的演唱会赠票去看了,我倒觉得有点别扭呢……
但五子项目在这方面并不优势,五子更多是依仗计算吧,跟一些生活哲理之类的不怎么容易扯上,演绎成文化比较有难度。 不过我的看法是,五子棋运动的发展前景是在大学院校里。 大学相对纯粹些,更接近五子这项目的本身特性,开展起来也有其优势。 要不,先别考虑职业联赛,以日常的各级别比赛加上大学联赛,弄好了说不定就是一个类似NBA的成功之路。 觉得这样比较好,比较合理现实。 (责任编辑:伍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