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波澜不惊
时间:2010-08-03 14:40 来源:李一博客【复平面】 作者:李一 点击:次
昨天共有二十多名选手参加了这场比赛。我早上起得稍微晚了点,而且由于之前一个月一直在施工实习,非常疲劳,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如果按照八点半准时开始比赛的话,我是肯定赶不上第一轮的,因此我还是相当悠闲地起床准备了。最近下棋比较少,上周去中心下了几盘,前天晚上又在网上稍微练习了一下,这次要参加一个小型比赛,心里还是没有什么底气的,只能保持状态期待对手犯错了。
第三届“京系连珠”杯网友五子棋联谊赛第一轮,2010年7月31日,中国北京
连换规则,1、2、3双方轮流走,我默默地布局成了云、雨月的形状,这时对手猛然意识到只能连走两步达到平衡,这对于熟悉山口规则的我来说判断局势还是相当容易的。7方向反了,以下白棋轻松取胜。
第三届“京系连珠”杯网友五子棋联谊赛第二轮,2010年7月31日,中国北京 RIF规则。本来是常见的变化,但19忽然败着。这个必胜变化手数不少,但由于比较经典,因此还是比较熟悉的。23-36是另一强防,实战的23以前稍微拆过一下,但不是很仔细,我带着信心决定临场算干净。开始的五分钟我想从纵k线上向下过渡,但猛然发现黑棋的反击太强,之后的五分钟我意识到可以直接在26、28位展开进攻,最后我又花了五分钟把局面基本算干净了。
第三届“京系连珠”杯网友五子棋联谊赛第三轮,2010年7月31日,中国北京 曾扬锋在连换规则和RIF规则之间踌躇了半天,还是选择了RIF规则。我毫不犹豫地开出瑞星,他似乎有些郁闷,变成了明星。但白8没有选择最近深入研究的那一套变化,于是我立刻就知道了他的思路,白10意料之内!11-15是正着,之后的12-21也是强防,但我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样一个我不熟悉的变化上。然而我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变化一定是他和张珵学的,今年年初在庙会上我和张珵下过这个局面,当时面对我的变招,他以强大的防守给予了我致命的反击,但曾扬锋能否走出那样漂亮的防守?带着自信,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时简明的变化——11、13!对手思考了一段时间,迅速给出了14的败着,从上次的对局来看14-15才是最强,即便白棋真的如此,我也可以在中盘走得稍微保守一些,避免上次的错误。实战16-19是最后的机会,但即便如此也是凶多吉少。实战16以下黑棋简单追胜。
第三届“京系连珠”杯网友五子棋联谊赛第四轮,2010年7月31日,中国北京 可能是由于自己开局的原因,仇云飞没有选择RIF规则。但可能是出于对打点数量和之后变化的不熟悉,他在岚月局中只给了三个打点,世团赛期间的研究表明四个打点才是更加合适的。开局之后黑棋迅速确立优势,13是常见的拓展。这里白14判断失误,因为黑棋限制白棋的反击不是依靠3、13的活二,而是依靠3、9的活二,14后白棋依然无法进攻,又给黑棋局部留下了15这样的绝佳形状,之后白棋防守困难。16单挡要点,希望黑棋在斜线上的进攻会造成反击,但17是比较简洁的胜法。
第三届“京系连珠”杯网友五子棋联谊赛第五轮,2010年7月31日,中国北京 连换规则,我的1、2直接在中心定型。按照我之前的研究,3、4不能连走,但只要黑3单走,无非转化成26种开局之一或是我在网上常见的比较熟悉的妖刀开局,对于太远的妖刀,我只要单走白4即可必胜,事实上现在对手除了还原回常见局面外已经别无他法,但张红梅依旧选择了离散性强的开局方式。白4之后局面容易判断,占据星位要点后白棋已经很难防守了。13冷静的必胜。
第三届“京系连珠”杯网友五子棋联谊赛第六轮,2010年7月31日,中国北京 RIF规则。12常见变化,13选择多,这里16-17更佳,实战中错失机会,18-19又不成立,只得18-18,因此19-19后白棋在横9线上再无力量了。现在20-k10强,当时目算是21-21,22-23,以下再在局部寻找黑棋的机会,刚才我拆解了一下,发现黑棋确实可以在局部必胜。实战的20简单败。
第三届“京系连珠”杯网友五子棋联谊赛第七轮,2010年7月31日,中国北京
RIF规则。和我赛前设想的一样,王硕的棋走得稍微死板,缺乏创意,也就难以造成取胜的机会。20-21我认为是更好的手段,21后,前天晚上我在网上见到了22-f6的变化,简单拆了拆发现很有味道。实战中的22把机会完全留给了黑棋。23-k12或许也是不错的变化,实战23-23则是为了保留向左发展的机会,24大恶手!这就好像一个初学禁手的棋手为了造出长连而刻意走出的手段,但在长连之前,25首先是成两个活二的好点,如此24实在不堪。事实上,最后我的取胜也恰恰是充分利用了这个特殊的长连形状。实际上,27以下的胜法好像稍有问题,但刚刚拆解后发现26确实是必败的一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自己研究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