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棋为何不能象围棋那样没有落子限制,围棋有“金角银边草肚皮”的理性制约,对弈者就不会落子不加慎重选择。五子棋的精髓是“连”,要连就不能距自己的子远;要连就得防对方连,那又不能距对方子远;要连就得有一定空间。棋者对连的理解程度必然决定了落子位置的选择,又何必规则上限制落子位置呢?
有人说:连换规则看不懂。“前五手之内当一方连行不同色两子时对方可以提出交换行棋权力”这又有什么不能读懂呢?落子位置没有限制,连行自愿,交换自愿,这难道不比“指定开局”简单吗?其实连换难的是:如何选择何时连行?如何选择连行子位?如何判断选择交换?但这些不正是考良棋者对五子棋理解的程度吗?
有人说:五子棋规则变化大了,那样对过去研究的“定式”不能承上启下。我要问:定式是什么?定式不是1+1=2的死式,如果你把它看成死式,那当然最怕规则的变化。可你把定式看成是“连”的指引,那又何怕规则变化呢?理解了定式的“连”那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规则改革不正是为了缩小定式奴役者的生存空间吗?规则亲民不是降低竞技性,回归原始只能是加深五子棋简单游戏认识的背弃五子棋可持续发展很不严肃的小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