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中国对阵日本
曹冬(白)V饭尾义弘(黑) 曹冬负
第三轮我对阵日本的老将饭尾义弘。我还是开出松月局,老饭尾交换后打出一打和二打,当时我有点意外,因为查阅他最近的棋局,打得都是三打,看他主动求变了。
当时第一感觉二打对黑太容易了,黑想输都难。于是心态就坏掉了,带着侥幸心理考了他一个古老的白10,事后想想14还不如先在g7活三,黑胜的下法还是要比这个复杂不少。
虽然16后黑每步棋都正确应对,我基本都不在自己座位看棋了,这盘棋没什么好评论的,黑棋下出了正确的胜法,可以做为初学者的教材。
虽然赛后吴昊安慰我说骗着就是赌,输赢几率各半。但我想这盘败局还是拖了中国队的后腿,当时心里很难受,通过这盘棋我也认识到应该认真应对每一个棋手,高手之间心存侥幸是很危险的。
与吴镝在一起
曹冬(白)V泰姆拉•图耐特(黑) 和棋
第四轮我对爱沙尼亚的泰姆拉·图耐特,中国棋手习惯叫他坦克。坦克曾经获得世锦赛个人冠军,虽然没在正式大赛中和他相遇,但我们在网络上有过交手,给我的感觉是他现在的棋风没有小时候那么犀利了,这与我对中国少年天才棋手胡愈的感觉相似。
坦克开出了平稳的瑞星局,意在立足于不败,因为当时的形势是只要爱沙尼亚1队不输给中国队,那么后面两个队都有机会。
和高手过招首先立足于不败,我选择了最稳健的白12,实战13是较为常见的下法,但我想坦克选择了这个13,更是因为在前面几轮中这个13以和棋居多,比如第二轮吴昊和俄罗斯的琴晋的对局,黑白双方都没有什么好的机会,最后成和。
实战到白22都是非常流行的定式,黑白都不好求变。22后黑棋还是牢牢控制住先手,黑25,也是很好想的一手棋,我回忆起这正是琴晋下的那个25,难道坦克要学琴晋了?
果然不出所料,一直到黑33,坦克都是在照抄,难道他们回去又细拆了?由于对22后的一系列变化我也不是很熟知,索性我照抄吴昊,先立足于不败。
坦克选择了这样一路趋向于和棋的变化,可见当时他们策略就是逼和中国队,后来我观看那三盘棋的下法,也验证了这一观点。
坦克终于停止了抄袭,实战很快下出35,很明显是有备而来了,我不敢怠慢,仔细计算了黑35带来的这个眠三的威胁,我发现由于有了27,29这个活二的存在,黑棋右下面有一系列攻击和做杀的手段,但最后都不能取胜,于是选择了36这手脱先的进攻,通过后面的进程,证明这个36的效果确实不错。
坦克开始长考,他一定是在计算下方黑棋是否有胜,20分钟后,坦克摇了摇头,37无奈的防了过来,38,40,42白这三手我感觉效率都不错,打开了些局面,41无奈唯一防,44我开始长考,明明黑下面有些优势的棋,反倒成了白的领地,由于时间已经紧迫,粗略的算了下白右下似乎是做不死的,一旦白做不出VCT,被黑脱先,也有一定危险,而且当时也没有计算清楚黑如果以后脱先占到k12,是否能把白做死。
最终我还是做出了求稳的定,下出了分水岭的44,44一下出就基本是和势了。
白如果再想拿回先手就很难了,此后黑棋试探性的攻了几手,但终因素材不够,也不能取胜,58后我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提和,坦克很快同意了。
虽然事后看白44没有在下面攻很可惜,枉费了36的好手段,但由于刚刚马失前蹄,也不敢贸然行事,毕竟两队下和都有机会。
这轮陈伟输掉了对安茨的对局,中国队的夺冠形势急转直下。
第五轮与东道主芬兰队相遇
曹冬(白)V萨姆力•撒仁帕(黑) 曹冬胜
第五轮我对芬兰的一台萨姆利。虽然萨姆利世界排名不是很高,但他也是一名优秀的棋手,多次参加世界大赛,并且长期活跃在ORC中。
我还是开出了松月局,萨姆利交换后打出了一打二打,我仔细察看发现他打出的一打和二打都打反了,都是近边线的,当时考虑到二打大定式后黑23有个活三的变化,由于边线问题白无法VCT取胜,于是留下了这个一打。
这个一打由于边线问题,那一套经典VCT必胜也是不成立的,就像实战中萨姆利走的一样。但据说这个打反的一打,可以利用做棋做大优势取胜,但当时面临必须要取胜的压力,所以我再一次进行了赌博。
这次赌博明显比第三轮更合理,刚才说的那套经典VCT必胜就是针对这个白8的。实战萨姆利下的飞快,看来他是知道那套经典胜法的,从15到25萨姆利的行棋速度一点点地放慢,黑25他想了很久才落下,估计他已经意识到黑5打错了方向,但为时已晚,实战26最强防,如果黑5没有打反,26后黑正好可以在左下局部简单VCT。
实战26后黑已经没有可能赢掉这盘棋了,27后黑开始一系列欺骗手段,但都被我看透,37,39只能无奈的防回来。
白40拿到先手,开始进入白棋的步调,此时左上和右下白棋都可发起进攻,42也是必占的要点当时猛一看认为差不多胜了,但黑45后还是很顽强的,通过先手化解掉一部分白棋优势。但无奈白棋优势过大,56后下面的形状也必胜了,黑由于时间压力57后在上面的胡乱的交换了几手,给白上面留下了一个抓三三的机会,76抓三三,黑投子。这盘棋由于黑进入白的圈套,导致白后面外势过大,白胜势早已定。
第六轮中国对乌克兰
曹冬(白)V波杜拜•康斯坦丁(黑) 曹冬胜
第六轮我对乌克兰的一台波度拜·康斯坦丁。乌克兰是这次团体赛被公认最弱的队,世界排名都在200名开外,而且只有三个人参赛。即使是这样,我想我们也应该重视我们的对手,不能掉以轻心。
康斯坦丁从年龄上看是一位老棋手了,虽然前几轮乌克兰的成绩不佳,但他们对五子棋的热爱和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尊重的。
实战他开出疏星,我没有交换,留下j8这个5,这个5在国际和国内比赛中出现频率还是很高的,这次吴昊下的几盘疏星也都采用了这个5。
此时白6有几种选择,i8,i7,g8,j7等。这些我在实战中也都下过,而选择i7这个6也是因为自己下的多一些。对手的7下的也快,7通常被认为下在i10最强,实战的7说明康斯坦丁对这个6后面的一系列变化并不熟知。黑9,11后,我的心里更加踏实了,感觉黑棋慢慢外势丢掉,这盘棋想输也难了。
白12我花费了一些时间,主要是在j11和k10这两个点上权衡,感觉k10后,黑k9,这样防的不干净,漏掉3,5,9这个眠三给黑以后往外绕的机会。黑13比较意外的一手,这时黑棋停止了强攻,可能是意识到了外势的不断丧失,开始控制起来。看似黑这手攻击性不是很强,但白想抢得先手也不易,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纠缠。
长考后,14还是选择了最简明的交换,15在我的意料之中,抢夺外势,如果黑15挡中间的话,那么白k10再防回来,黑亦没有好的手段。16,18交换后,虽然黑还握有先手,但白棋的两个活二和两个眠三也给黑棋带来了一定的牵制。实战19,21,感觉19完全没必要冲,而21也是单纯防守的手段,当时我在计算的时候感觉黑19-k9是最好的下法,这样还可以通过先手和白棋纠缠。
白22拿到先手开始反攻,23无奈,如果下在g7,那么白e7后,白棋上方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而实战23后,白棋底下出现做棋空间。26后白必胜了,或许25防在g5会更强些,但白以后还是有很多丰富的做棋手段。30后简单抓三三,黑投子。
整盘对局还是比较轻松的,虽然对手整体实力不强,但康斯坦丁的13还是很有想像力,说明老先生对棋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值得学习。
捷克队(右)在比赛中
曹冬(白)V劳伯•巴威尔(黑) 曹冬胜
第七轮我对捷克一台劳伯·巴维尔,这也是位名不见经传的棋手,世界排名100开外,但巴维尔前几轮的成绩还是不错,而且对岚月开局的马步白4颇有心得。
实战不敢怠慢,开始开出了最熟悉的松月局,他交换后打出正确的一打和二打,我无可选择的留下二打,由于有了对饭尾的失利,所以即使是松月二打大定势,也要拼一下了。
实战到24都是经典的定式变化。25变招!25可以说有很多下法,比如j6,k8等,但这个25还是第一次见,包括在互联网上的对局,而且对方很快下出25,看来是有备而来,我开始长考,但一直没有想到好的解决办法。
以前的二打大定式的棋评我也写过,白棋在下方的进攻并不是为了取胜,而是通过先手消耗掉空间,不给黑棋机会,然后再先手防回到上面,比如e11,g11等点。我顺着这个思路去想,同时看到如果白棋能先手占到j6,那么白棋在右面有一套利用抓禁手取胜的方法,如同实战最后的取胜方法。
但通过计算感觉无法先手抢到j6,如果过早的抢占j6,那么黑可以防在k8,这样白会容易失先,由于时间紧迫,无奈26,28先利用先手攻一下,试探一下黑方的应手。
28后,巴维尔开始全局唯一的一次长考,我同时也在计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28后白是否有VCT感到了怀疑。如果这时黑不理在上面脱先攻怎么办?
但实战29巴维尔既没有脱先,也没有选择最强的和白棋在底下争先的手段,29或许h4或f4好些。实战30顺势挡住,这时我肯定了白棋现在是有VCT的,因为白棋现在可以先手占到前面提到的j6了,而巴维尔想了几分钟后,却在此时脱先。32,34通过做杀,如愿抢到j6。36做杀,此时有抓三三的V,这是我先前已经算到的。36一直到44,虽然黑都下出了唯一防,但无奈最后48白四三抓黑三三。
最后杀的时候我的时间已经进入读秒了。可以说这盘棋赢得有些惊险,对手的25让我耗费大量时间,而28看似又不是处理这个局面的最佳下法。如果巴维尔31稳健的防回到下面一手,那么战斗还将是艰苦的,还要牵扯上方的战斗。
还好总算赢了下来。由于对几个弱队的不失分,使得中国队最后一轮形式不错,只要拿到2.5分就可以获得冠军。但是……
默契
曹冬(白)V阿特莫耶夫•谢尔盖(黑) 曹冬负(白棋超时)
第八轮我对俄罗斯2队的一台谢尔盖。上届团体赛他和朱建锋下过,实力不容小视,世界排名70名左右,而且是经常参加e-mail慢棋赛的棋手。可以说既有算力也有知识量,这样的棋手很难对付。
俄罗斯2队其他3台的棋手也是这样类型的棋手。比赛开始,谢尔盖开出瑞星,意料之中。他前面也都开的瑞星,有意思的是由于这次一台普遍发挥都不是很理想,第七轮结束后,我和谢尔盖的大分相同且最高,也就是说,第八轮这盘棋谁赢了谁就是最佳一台。
但实战俄2队四个台次的棋手整体策略和爱沙尼亚队是一样的,拖和中国队。实战到白20都与我和坦克以及吴昊和琴晋的对局一样,21终于变招了,看来谢尔盖有他自己的研究。
我记得先前和吴昊拆棋提到过这个21,当时吴昊说如果对手下个21怎么办,当时我看了看这个21,虽然没见过,但觉得白防住黑还是没问题的,但实战的时候还是后悔没有翻翻通信战关于这个21的对局。
实战时我分析,21的目的是想在以后黑棋先手在左上进攻的时候起到连接呼应的作用,但此时左上并没有威胁,所以22我回到下面防守,23,24都是正常的交换,实战25谢尔盖花了大量时间长考,他应该是在想此时白并无杀棋,是否在左下先开展起攻势,但可能抱着拖和的想法,实战25很稳健,控制力很强。
26我也开始长考。当时计算的结果是,黑在左上和左下都不能做死白棋,只要白跟着防就行。
而就在此时吴镝的对局结束,吴镝输了,吴昊局面看上去也不怎么乐观,不管陈伟结果如何,我都是必须争胜。
当时心情很焦急,就下出了大胆的26,避开黑棋的空间,抢占外势,27,28的交换后,黑29让我大跌眼镜!当时就在想黑棋怎么会这么老实,即便不强攻,很多地方也可以先手交换掉空间,而实战29却选择了纯防回来,这让我想起了初学五子时我师父告诉我的“贴、靠、碰”三字真经。
但白30后也没有很好的机会,毕竟黑棋先手防回来,由于面临必须取胜的压力,开始强攻起来。实战到38,黑应对沉着无误,40无奈拍回来,和势基本已定。
但此时黑还没有进攻,41又老实跟了回来,此时双方时间都不到1分钟,开始了读秒大战,46后又开始转战另战场,时间的压力迫使谢尔盖防的很弱,白66后黑67唯一,左面边线有抓,虽然没有骗过谢尔盖,但64,58,66的眠三还是有一定威力,实战白72一直到84的效果都很不错,但由于时间压力,实战86的胜机没有抓住。
如果86下在m5那么黑无解了。很可惜全盘唯一的胜机没有抓住,这盘棋可以算是整个团体赛中最艰苦的一盘,最后由于过度紧张等原因出现了本文开头超时的一幕……
难忘芬兰"冰与火"之旅
世界杯团体赛最后一盘棋结束的这一瞬间,我将铭记终生,这是我下棋以来经历的最大一次挫折,它只能使我更加的发奋努力。
希望这篇对局的分析能给大家带来些帮助,同时,也借此机会感谢那威老师以及俱乐部为促成这次比赛所付出的努力,我相信中国五子棋实现团体世界冠军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