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读俱诠

李一:天王赛决赛六局棋评

字号+ 作者:李一 来源:李一博客 2009-02-02 06:21 我要评论( )

本次天王赛决赛阶段,我执白四盘全胜,一盘RIF规则、三盘那氏规则,虽然由于赛制的原因和一些偶然因素,并没有遇上更强的对手就取得了最后的冠军,但就比赛过程


  
  本次天王赛决赛阶段,我执白四盘全胜,一盘RIF规则、三盘那氏规则,虽然由于赛制的原因和一些偶然因素,并没有遇上更强的对手就取得了最后的冠军,但就比赛过程而言,还是比较满意的。对比我在初赛阶段14胜1负的出色成绩,接受“天王”头衔,应该得益于我在这种比赛期间的稳定发挥,特别是尽管由于学业原因没什么时间下棋,但是能在比赛时及时调整自己的竞技状态、做好准备工作,是我最为满意的地方。
  
  细心的朋友应该会注意到,我在全部棋局中抓子的数量都是4个,这是根据本次比赛的规则,为了降低RIF规则出现的可能性,尝试一些新变化,在最稳妥的前提下获得最丰富的选择和策略的战术。
  

  “天王赛”决赛第一轮,龙潭湖庙会五子棋活动
  
  那氏规则,d9-e9-f9(交换),5A=e8,马世卫(1)(黑)负李一(4)(白)


  
  猜先时出现了小小的意外,马世卫认为猜先、定规则是和那氏规则的选点分开进行的,但实际上是合并进行的,组织方并没有考虑到这点,这直接导致那氏规则开局选点的不完整性,实战中如果对手不选择抓1个子的话,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进程。
  
  为了避免白棋对黑棋过度的压制,同时使局面有得可下,我选择了实战中的开局,黑棋在这个4的情况下同样有机会向中央扩展,事实上我认为这是相当强硬的一手。5-15是传统的另一打点,在分析那氏规则的过程中,我认为如果没有特别的计划,打点的选择一般不要改变,所谓较强的打点也是在黑棋占优的基础上形成攻势乃至必胜的,因此用旧的打点占优、中途改变招法应该是更好的策略,实战的5之后,6是自然的一手,7有些直接,但确实抢占了重要的位置。10的想法本身就是牵制,但11之后我迟疑了,认为左边确实临近边线,可能实战的12才是更加积极的一手,于是做出了相应的选择。

  
  这里可以看出,我的状态还没有调整到最佳,事实上12之后的形状恰好是斜月局中黑棋占优的一型,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否则不管边线问题如何,我是断然不会选择这个12的,现在只能期待左边的盘端对黑棋的进攻起到限制了。
  
  幸好,实战的进程如我所料,左边空间较小,13的进攻无所作为,14追求效率,15攻守兼备,为求稳妥我直接防在了16的位置,17则是希望能够上下兼顾的一手。
  
  此时,28位是绝佳的进攻点,而f10则是相对的最强防点,之后的变化似乎要取胜还有困难,因此保留下方的优势,注意到i8的重要联系位置,18之后19无奈,21同样也是无奈的一手,22、24连贯的基本进攻型十分重要!24还积极地联系了下方。26后局部形成瑞星三打的白胜形状,但我无需分析k8后是否在局部真的有白必胜,因为通过24和k8两点的联系,28位已经明确地由占优点转变为必胜点了。
  
  “天王赛”决赛第二轮,龙潭湖庙会五子棋活动
  
  李一胜Aivo Oll(弃权)
  
  没能和Aivo Oll交流还是很遗憾的,否则我也不一定能过得了这一关,希望他能够快些养好病,有机会再切磋。

  “天王赛”决赛第四轮第二局,龙潭湖庙会五子棋活动
  
  那氏规则,h9-g10-f7(交换),5A=h7,田汉法(5)(黑)负李一(4)(白)
  
  在赛前的分析中,我意识到如果4-15,则5-f10黑优,5-f9黑必胜!田汉法惊人地选择了交换,使我的策略无法发挥。由于上午的比赛和上一局的思考花费了太多精力,我忽略了8-10的最强防,实战8后通长星一打的变化,实际上黑棋形势稍好,但9、11、13的变化可谓巨大的失误,16以下白棋简单应对,黑棋也没有走出更强的反击,最终被白棋抓住失误而致命。
  
  “天王赛”决赛第三轮,龙潭湖庙会五子棋活动
  
  那氏规则,g9-g10-g7(不换),5A=h8,张宇(4)(黑)负李一(4)(白)
  
  这是非常艰苦的一局,张宇淘汰了仇云飞闯入四强,实力不可小视。看到开局后,我首先想到的是瑞星三打的变化,对手有可能知道这个变化,当然我也可
…………
*系统升级,数据转移不完整*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