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读俱诠

曹冬:五子棋全国团体赛自战点评

字号+ 作者:曹冬 来源:本站原创 2008-07-03 11:11 我要评论( )

适逢奥运年,全国五子棋团体赛定于在6月7-9日举行,这是北京那威五子棋俱乐部第一次组队参赛,同时作为其中一员我也是第一次参加全团赛。 在去年的五一期间,在中国棋院里举行了第一届全国五子棋团体赛,但很遗憾,由于第四届上海国际名人邀请赛也在那期间举

 

 




  适逢奥运年,全国五子棋团体赛定于在6月7-9日举行,这是北京那威五子棋俱乐部第一次组队参赛,同时作为其中一员我也是第一次参加全团赛。
  
  在去年的五一期间,在中国棋院里举行了第一届全国五子棋团体赛,但很遗憾,由于第四届上海国际名人邀请赛也在那期间举行,我,吴昊,仇云飞之前已经接受上海方面邀请决定参赛,所以我错过了那次作为中国五子棋一个里程碑性质的赛事。记得上海名人赛结束当晚我们赶火车回京,第二天一早到京后,我便赶往了离家不远的中国棋院参加了闭幕式,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弥补了。
  
  今年的全团赛是在五一世界杯团体赛回来后就基本定下来了,由于吴昊、陈伟等北京棋手因故不能参加此次比赛,导致北京那俱队实力受了一定影响,最后排出一个老中青三代结合的阵容:殷立成、曹冬、仇云飞、李一。
  
  殷老师1996年开始下棋,与他同时期还在比赛的北京棋手只剩下他一人,而我是2000年开始下棋,与我同时期还在比赛的北京棋手也寥寥无几。仇云飞,李一都是2004年以后开始下棋的,而现在北京大部分棋手也是这一时期的棋手,北京五子棋的希望也在他们身上。

    这次比赛其它各省市队的阵容也很强大,像浙江队、上海1队、上海2队、炫飞1队等都有夺冠的实力,这跟全国各地五子棋发展以及网络五子棋发展迅猛是分不开的。经过七轮激烈争夺,最终浙江队卫冕。

   虽然这次我们北京那俱队成绩不理想,但我想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是我们这次比赛获得的财富。并且这次北京共派出4支队伍参加比赛,是所有地区中参赛队伍最多的,我想这些队伍将成为今后比赛的主力军。而作为我个人来讲,虽然获得最佳2台称号,但从棋局进程和作风上来看也只能给自己一个及格的分数。解决比赛出现的诸多问题也是我今后长期一段需要做的。下面就来回顾一下我这次比赛的七盘对局。
  
  第一轮对手是保定2队的棋手孙倩,由于第一轮,对手不是很强,我决定开6、7年没开过的疏星,在中盘战斗中找下感觉,实战对手没有交换,但白4弱防打消了我的想法,我给出两打是i9,i11.而对手又我留下了更简单的i9,通花月了。而实战白6又是弱防,后面黑联系简单vct.直到黑21成5对手投子。结束后发现自己是全场第一个结束对局的人,这也是我自己在比赛中首次第一个结束对局。
  

  
  曹冬(黑)vs孙倩(白)黑胜


  
  第二轮对江苏1队的棋手祁观,对手迅速开出瑞星局,由于第一轮胜的过于轻松,并没有达到激发状态的目的,所以我决定交换先手进攻找状态,想来我也有6、7年没换过瑞星执黑在中盘战斗了。
  
  我的对手网名牛牛,记得在qq3手1看过他的几盘对局,实力不容小视。实战大定12是最常见的,当然黑13避开了大定式,我选择了世团赛上很多欧洲棋手选择的13。并不是对这个13研究有多深,只是看了欧洲棋手的对局后感觉黑还是有的下,但后来我在第3轮与陈新的对局之后我改变了这一看法。14最强,实战16也是强防之一。
  
  牛牛并没有下世团赛出现最多的16i11,实战16给了黑17i11活的机会,临场我回忆起了一下17活3后的种种变化,18挡那边其实都没事的,记得在第四届浙江邀请赛第2轮我与戈翀宇的对局中18我挡在了f8,虽然最后输掉了,但和这个18并无关系。很难比较这两个18哪个更好。19是我曾经网上下过的,通讯战中有很多,但总体认为20最强在j8,,之后21j10反3唯一,后面有一系列的交换,最后黑白均衡和势。
  
  实战牛牛可能不知道这个20,而选择了简明防守,效果也不错。24后白下面并无VCT,而且由于黑多了7,13,17这个眠3的配合,我选择了在左上强攻。
  
  25常见的攻守兼备选点,26先手交换,27思考下还是没敢挡在i13,避开与白对杀得变化。实战的28考虑到他可能会下,但并没有觉得是最强,但是占28我陷入了长考,想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舒服的做棋点,如果29f11,则30e10.如果29f12,则30h12,31f9则32e10还是可以防住。于是硬着头皮下了实战29,期待已后全盘的连接,当时感觉高估了7,13,17这眠3的作用。
  
  实战32,34下的很好,黑局部无胜了。无奈37转身寻求全盘联系。一直到44白棋的应对都很稳健。黑45开始发动总攻,常见的进攻形状,当时心里还是比较踏实,即使攻不死满盘也不会给白留下什么机会,但时间已经很紧迫了,只剩下10分钟左右了,46感觉防的虚了点没有挡黑的素材,实战47继续做棋,当时对47很满意,当牛牛的长考时我也大概算了算,感觉必胜了。54必败了,黑55直接e8双杀了,但由于时间太紧迫了,55随手活了个三,56后黑就无杀了,走完之后才发现55的杀法,很懊悔,此后双方都没时间了。

    由于不知道其他队友对局的情况,再加上懊悔的心情,于是和牛牛拼到了最后一秒钟,最后牛牛超时判负。这盘棋可以说很艰苦,棋局也很精彩,我的状态也调动出来了,但由于选择了这个13的变化,也为下面一轮对陈新对局的险象环生埋下了伏笔。
  


 
  曹冬(黑)vs祁观(白)白超时负


  
  第三轮我对浙江队的棋手陈新,陈新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我开局,由于上盘棋的黑13黑还是有些机会,但最后没有杀掉,心有不甘,于是决定再次尝试这个13,实战陈新16跳三!
  
  陈新下得很快,当时愣了一下,实战还是网上我都没见过这个16的下法,而且对手不假思索就下了这个16,当时想一定是研究很深了,一直到21黑都是唯一,22后我终于认识到自己中了研究了,当时计算结果23怎么防都基本必败了。如果23g13,则24k9后在下面简单VCT,如果23k9,黑棋无VCT,白可以在左面脱先做棋,最后无奈选择了j10,同样是无杀,只是比23k9稍微点,实战24如愿脱先进攻。由于黑此后在右面没有VCT,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去防白棋了。
  
  26陈新想了很长时间,其实26在e11或者d10就基本必胜了,但是占26感觉着急入局了,27后黑打断了白的一些联系线路,缓解防守的压力,但白依然优势很大,28在上面做棋?似乎背离了24在左下的主战场思路,由于黑有j14的先手,所以白上面无杀,29又挡住了白左面很有威力的一个活二,此后白无论在上面怎样进攻,黑只要跟着防守就能防住。此后白在上面交换的也不好,没有创造出借用先手转到下面进攻。
  
  此时双方时间都已经很紧张,交换的都不是很严谨,白50后,黑棋在左上已经简单VCT,c12,d12,e11,b11.但由于时间紧张,也没敢去细看,后面双方继续抢表过程中,黑75!,这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75后陈新大叫了一声,这不是三三禁手么!当时我惊了一身冷汗,心想这个不会看错啊,再仔细看了下后,我回应了他一下,这是四三啊。。。陈新,楞了一会儿后,随即投子认负。我也长出一口气。

    这盘棋可算赢得艰险有运气,没想到这个15被这浙江棋手研究出白必胜了,事后听陈新说这个变化是棋情大师给他准备的。这盘棋可算是逃过一劫,也学到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曹冬(黑)vs陈新(白)黑胜


  
  第四轮我的对手是上海1队的棋手葛凌峰七段,可以说我们是老对手了,彼此都很熟悉,一些大赛的期间也经常一起拆棋,实战葛老师开出瑞星局,由于刚刚13的险象环生,自己也对其他13也研究甚少,所以选择我白棋平稳应对,实战到12的时候,我考虑了一下,估计到对方有可能会下出大定式平稳和棋,但自己对其他12也不是很有把握,毕竟葛老师是瑞星王。

    我大概观看了其它的几台对局,发现殷老师和李一后手已经反先进攻,仇云飞后手松月二打大定式基本和棋方向发展,可以说3盘棋形式都不会输,也由于当时我们大分领先,所以决定不冒风险可以接受和棋,随即双方大定式后成和,但很遗憾,殷李两盘都被对手逼和,而云飞在大定式交换中多交换了一个手序,遗憾的输掉了。最后1.5比2.5输掉给了上海1队,可以说这轮也是整个比赛的一个转折点。

 


  
  葛凌峰(黑)vs曹冬(白)和棋


  
  第五轮我的对手是上海2队的棋手黄宇峰六段,之前有过几次交手,对手实力也不容小视。

     实战黄开出瑞星局,我继续执白应对,行至白12我果断下出团方块的12,由于上轮输给了上海1队,这轮要全力争胜了,这个12还是在比赛中第一次使用,希望在中盘混战中抓一些机会。

    实战13略感意外,黄没有选择目前比较流行的g6活三强攻的变化,选择了更加稳健的j8,但黑仍然可以牢牢把握先手,实战到18是非常流行的变化,18也有k10和i12的下法,实战19很稳健,白棋的策略就是通过右面和上面的交换取得先手能够转身防回到下面,而白棋想在右面和上面杀掉是很难的,20继续贯彻这一思路,21黑棋可能急于防干静白的素材。但白22后,不但防住黑右面的棋,还使得上面和左面出现进攻的空间和联系,21下h12应该更好。24后白棋形状很好,期待在左面有所作为。

    黄长考后25还是选择了单纯的防守,26白棋开始发动强攻,当时考虑后面即使攻不死,也可以借到一些东西绕到下面把黑棋的空间消耗掉,实战到31双方耗费了大量时间,都还只剩10分钟左右,这时我再次错过了胜机,事后拆解32下在c11就必胜了,然而实战32也很强,但对手计算很严谨,33唯一!,此后35,37的唯一防也很准确,无奈由于时间紧迫没有找到必胜的32下法,42无奈只能守回来,由于时间紧迫,黄下完43提和,只能接受。

    纵观整盘是自己感觉发挥最好的一盘,除了没有找到32必胜的下法,整盘的质量还是很高的,对手的发挥也很出色。


  
  黄宇峰(黑)vs曹冬(白)和棋


  
  第六轮的棋手是杨建锐,2006年的河北五子棋公开赛第一轮我的对手就是他,那次我开松月执白胜,这次我依旧开出松月局,他交换后给出了一打和三打,但注意到这个二打是离边线近的,和正常二打有些区别,实战黑9不是最强,但是一种控制全盘的下法,老谱中白10最强在g7,但后面的变化发展依旧对黑很有利,于是我尝试新的白10,曾经在网上下过,通常11在j9后白在j7防守。但实战黑11弱,拱手把先手让给了白棋,12,14正常手段,15也是最强防,17后我陷入了长考,一时没有发现好的进攻点,经过比较选择了实战的18,此时如果黑19随手盖i10,那么白20可以k11跳3后,22做在m11必胜型。

      实战杨下出了最强的19防守,让我感到他这几年的进步,20后,黑防守依然吃紧,当时我计算的最强21应该在i12.实战也是强防,漏掉了20,22这条斜线限制,22是连接的要点,同时22后黑无法防守,后面29如果防在j10,白则简单抓i11的禁手。整盘棋看上去赢得很轻松,17后要求白攻击要严谨,随手做棋很容易被黑防住,如果那样白再回防是来不及的。


  
  杨建锐(黑)vs曹冬(白)白胜


  
  第七轮我的河北队的张珵,对张珵再熟悉不过,本来就是北京籍棋手,但在我得的印象中,这是在大型赛事中第一次交手,我的印象中张珵下棋的风格很像吴昊,人的感觉也有些像,实力很全面。

   这轮又轮到我开局,赛前没有想,2次连续开局了,由于没有准备,于是开了松月,但很意外张珵交换后给出了二打,毕竟感觉以往他下3打多,实战张珵选择了二打大定式的变化,我也只好正常应对,寻求中后盘黑棋的漏洞,实战到34是流行的趋向和棋的定式,此时35可以在k4基本大的脉络和实战35差不多的,白棋得目的就是在下方的交换中争取拿到先手再转身防到上面,这在以往的棋评中多次提到,39黑唯一,否则下面白有简单VCT,实战40也是在很多实战中出现的,由于白棋在下方单纯交换无法抢到先手,所以必须通过上下兼顾的方式利用先手进行交换,另为j4的一系列变化,但给黑下面留下的余味太多,有一定风险。实战40后黑在下方交换,但想脱先到上面做棋也很难,
  
  一直到52的一系列交换后,看似黑拿到了先手,但此时白多了38,46,48这个眠三,可以牵制一下黑上方的进攻。可能是看到这一点,张53挡住了这个眠三。54攻守兼备,55后黑白开始在上方纠缠等待对方出错,果然黑57出现重大错误,其实57h12,59在i13白棋也没有什么东西了,而59也不好,60后白出现两块杀棋。这使得黑棋无法防守。61的最强防在j13,实战张没有走出,61后白右面优势巨大,但此时由于时间原因我下得也不简洁,64如果下在i14是可以直接VCT的。实战64复杂了些。但无奈白优势过大,黑无以无力回天。


  
  张珵(黑)vs曹冬(白)白胜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