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读俱诠

李一世团赛日记/5-4-5-6

字号+ 作者:李一 来源:李一博客 2010-05-19 14:18 我要评论( )

世团赛日记·5月5日 早上起来,我再次确认了岚月四打的可行性,又补充了一些变化。现在,最后一轮终于要到来了,我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第八届世界连珠团体锦标赛第十轮-决赛(上半区)第三轮,2010年5月5日,日本东京 岚月局(不换),5A=g7,h9,i5,中国队

 

  世团赛日记·5月4日
  
  今天是比赛日的第五天,有第八轮和第九轮(决赛第一轮和第二轮)共两轮对局,上午对阵爱沙尼亚1队的TunnetTaimla,下午可能对阵日本1队的中村茂。当前,中国队以第三名带5.5分的局势进入决赛阶段上半区,不很有利,要想夺冠就必须全面争取胜利,而在同一天连续面对最强的两个队伍绝对是一种不利因素,当然最后一天面对中华台北队也不算轻松,毕竟他们在预赛阶段表现十分出色。
  
  我和Tunnet已经对局过一次了,我相信在第五轮慵懒的和棋之后,现在也是双方把全部本领展示出来的时刻了。在赛前准备中,我通过对局分析已经充分认识到了Tunnet强大的攻击力,这一点在他执黑时表现尤为明显,因此我一度把“让Tunnet执白”作为我选择开局的目标之一,但后来我发现这完全是杞人忧天,毕竟我执白的感觉也很不错,如果我畏惧这些细枝末节,那么将很难战胜一名更为纯粹的棋手。花月5打已经成为我最为擅长的局面,在这个局面下Tunnet甚至有3~4种可能的执黑近于平衡的选择,因此我选定这个局面,相信他也会执黑的,我热切地盼望和他一教高下。对中村茂则是对手开局,我不必太担心,只是希望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不要像第三轮~第四轮那样遭遇不测。中村茂的棋风很有趣,他比较喜欢执白,但似乎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执黑时会更为强大。
  
  第八届世界连珠团体锦标赛第八轮-决赛(上半区)第一轮,2010年5月4日,日本东京
  
  
  花月局(交换),5A=j6,j8,j9,k9,爱沙尼亚1队-TunnetTaimla(黑,124min)负中国队-李一(白,116min)
  
  如我所想,Tunnet选择了黑棋。6、7正常,白8是分歧的关键,主要有8-8和8-13两个选点,从前面的对局来看,8-13的变化对手已经相当熟悉,而8-8却很少出现,一是考虑对手会不会在9的应对上就出错,二是这样走局面会更加稳定、更有韧性,三是在特定的情况下8-8选择更多,甚至可以还原回8-13的变化,因此我选择了8-8的变化。Tunnet似乎对此局面不是很熟悉,在9的选择上考虑了很久,这为我带来了巨大的时间优势,这里9-13或9-h6都是白胜,9-10也可以,但黑棋必须交换掉更多材料,实战Tunnet长考之后走的9-9是最强!这里10-g6不能胜。10-10或10-13都可以,以下还有更多变化,但是10-13太激烈,而且我准备贯彻保守一些的风格,少给对手留材料,争取让他不能发挥进攻的优势。因此选择了10、12的变化,此时13几乎唯一的手段,我想我已经提到过14或j11点的强攻手段,因此14直接防守关键进攻线路!我已经看到了16的关键反击点,或许Tunnet因此而不敢贸然进攻,但Tunnet还是选择了15-15!此时白棋单防自然可以,但我也意识到在这样的对局中绝不能放过任何机会,于是走了16的反击。或许他也看到了这个点,但或许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对手并没有耗费太多时间,17拓展后19!这一防守将左右彻底切断,或许有的人会考虑更为稳妥一点的防御,但我可以明确地说任何其他防点要么给20位更大的优势,要么给l4以机会,要么就不能阻止白棋向上方渗透,这手19实在是精妙的防守!现在压力完全在我这边,关键在于能否在右下方一击致胜!20是显然的进攻位置,21-29是明显的强防,局面尚未可知,需要进一步的分析,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Tunnet在接下来的若干次防御机会中一直忽略了这个点。21-21!如果说19手是精妙的话,这个21简直就是疯狂了,我在这里思考了很长时间,以至于9之后造出的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优势完全被扯平了。由于15-21活二造出的反击,为了不让黑棋取得先手,22-22应该是必然的铺垫,24关键!实战中的进攻手段相当复杂,但29位仍旧是防守要点。走24时我首先想到的是黑棋利用42位来直接反击,但是这样可能是白必胜的,显然Tunnet不会为了一个拿不到的先手而浪费连接的关键形状,直接从内部破坏白棋当然是第一选择。但25不好!以下黑棋形状有缺陷,26强占要点后27-34又不成立,Tunnet应该也意识到黑棋已经行走在了悬崖边缘,但这种情况对白棋也是巨大的考验,时间压力对双方也几乎是一致的。29强做反击,以下至36必然,37争先!这里的每一手都需要严密的计算,不能有任何失误。最后,我终于清醒地意识到i9是黑棋一切进攻的开始,也是白棋防御的第一点,同时还是黑棋最为脆弱的要点,42一手活三彻底利用了这个缺陷,从内部击溃了对手,Tunnet无奈投子认负。无论从结果还是从过程来看,这都是我在本次比赛中最完美的一局棋。Tunnet和我相互展示了激烈而巧妙的进攻、积极而稳固的防守,这局棋我会终身难忘。
  
  这局棋整整下了4个小时,终于收获了满意的结果。二台曹冬利用Aivo比较陌生的一个唯一防引诱对手在局部进攻,最终防出外势稳稳获胜。三台殷立成错失机会,最后又在和棋局面下忽略了时间危机,超时而负,四台奚振扬与Ants不断周旋,最终成和。本来在决赛第一轮2.5:1.5小胜爱沙尼亚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这也逆转了爱沙尼亚1队和中国队的优劣,但不想日本1队后三台横扫中华台北队,一台中村茂在防守成功后和对手轻松地和棋了,3.5:0.5的巨大分差让我们丧失了对中华台北队搅局的任何指望,并且与日本1队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到了2.5分,情况已经越加危险了。此时我们与日本1队的一战绝对不容有失。
  
  中午的休息还是比较充分的,我已经做好准备迎接下午的又一场战斗。
  
  第八届世界连珠团体锦标赛第九轮-决赛(上半区)第二轮,2010年5月4日,日本东京
    
  明星局(交换),5A=j7,j8,中国队-李一(黑,98min)负日本1队-中村茂(白,56min)
  
  这盘棋或许谈不上精彩,因为我对局面的错误判断,失去了展示实力的机会,而这本身也说明了我的实力,包括对局时的意识和心态等问题。我不希望中村茂执黑,更何况如果我执白的话应该只会选择4-5,而该打点作为经典的古老定式,相信已为日本老一代棋手所熟知,为此我选择了交换。4-4并不出人意料,如我所想棋局平稳进行至8手,关于8-9或8-17的变化,任何一个合格的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棋手都会知道黑必胜的结论。此时我完全可以走9-13控制局面,但我在赛前分析这个局面时常常和我在第二届全团赛第七轮时的对局做对比——9-9,10-10,11-11,12-13,当时我选择了错误的进攻方式,最后被对手执白反击取胜,此时我花了大概20分钟重新计算了这个局面,得出了黑必胜的结论!基于此,我认为至少白棋不可能对黑棋的强硬进攻造成什么致命的伤害,因此我做出了这盘棋的一个不算太好的选择——9-9!中村茂考虑了一下,和我走出了10、11、12的应对,13-13是如此自然的一手,以至于极度懊恼的我在14-14之后一度想走15-16来挽回我犯下的这个不可弥补的错误。13-16强,实战错失机会,16妙手争先!此时17-19是更加柔和的选择,但我注意到18-l11,19-m11,20-17,21-j7,22-20后白棋构造反四,此时只有23-24,25-j12,16-18,这一套变化作为黑棋或白棋当然都可以接受,但我不能忍受如此平坦的局势,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实战至20的变化如此自然,此时黑棋有三个眠三还有上方广阔的进攻空间,这于我而言才是更希望看到的局面,因此我选择了更为直接的17-17,至20定型后我才发现这几乎直接导致了我的失败。我耗费了超过半个小时来考虑选择上方无数的进攻点之一来展开我的攻势,但随后我只看到了白棋22-22这一手以不变应万变、不动如山的防御!当然我可以考虑21-22,23-k7,之后再行进攻,但黑棋已经耗费的大量材料将使白棋可以轻松防御。当然,我还有21-l11的选择,以下仍然22-22,我几乎看到了黑棋如困笼中,但白棋却生龙活虎,中盘之后白棋可以在棋盘上任何一点四处出棋,其势难挡。复盘时常常有人,包括中村茂本人都询问我是否有更加合理的进攻方式,但我明白这里的结构:22-22太过关键,以下白棋利用先手轻松消磨黑棋的势力,到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白棋在中盘之后四处有棋,这对黑棋来说简直是比速败还要严酷的巨大折磨。在这样的压力下,我只得铤而走险,21率先拉出上方的形状。我不指望中村茂的22会有失误,只希望如果有机会防御成功的话,21的位置可以对白棋的进攻造成相当的影响。但中村茂展示了他天才的实力,24铺垫一手,26、30直接将我击溃。这进攻不算精妙无双,却相当实用,对于世界级选手而言这进攻实在是不值一提,可我已经看不到任何防点了。对于中村来说即使走出这样强大的进攻,也只是基于他的经验和进攻的感觉,仅仅不到一个小时的用时只能显示出这盘棋对于他来说太过轻松。中村茂用恰当的针对我的开局选择和强大的局势判断赐给了我一场完败。
  
  令我惊喜的是,曹冬顶住压力再次和长谷川一人和棋,而三台、四台则完美发挥一举制胜!我们以2.5:1.5战胜了日本1队,将分差还原回1.5分,控制在了有希望夺冠的范围内。在这里我必须感谢我的队友,是他们在我发挥不好失去分数时奋力拼搏争取分数,使我们队伍整体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中华台北队竟以0:4被爱沙尼亚1队横扫,再次给对手送了个大礼包,中国队的夺冠之路变得愈发艰难了。此时,中国队10.5分,爱沙尼亚1队11.5分,日本1队12分,最后一轮的夺冠形势为:
  
  中国队4分,爱沙尼亚1队3/2.5/2:2/1.5/1日本1队
  
  中国队3.5分,爱沙尼亚1队2.5:1.5日本1队
  
  这是仅有的几种夺冠希望,与我们而言,不用说,要争取全胜。若是只有3分,则会丧失一切希望。
  
  最后一轮我将再次对阵中华队台北的林书玄,对手的风格我也基本确认了:越是复杂的局面似乎越能逼迫他犯错,更不要给他任何稳中求胜的机会。或许,是时候选择一个复杂的冷门开局了。岚月3打在之前的比赛中之出现了三次,经过我进一步的分析,认定岚月4打同样可行,在准备了各种局面的应对之后,我确定了这个开局。而明天的赛场究竟会发生怎样的事情,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世团赛日记·5月5日
  
  早上起来,我再次确认了岚月四打的可行性,又补充了一些变化。现在,最后一轮终于要到来了,我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第八届世界连珠团体锦标赛第十轮-决赛(上半区)第三轮,2010年5月5日,日本东京
  
  岚月局(不换),5A=g7,h9,i5,中国队-李一(黑,6min)胜中华台北队-林书玄(白,12min)
  

  对手大概没有信心在任何白4下都选出四个打点,于是自己立二以求稳妥。5-h10通瑞星,5-8白棋只要序盘应对无误,则中盘可将黑棋包围,5-i5似乎是很不错的选点。实战的5双方可以简明交换,在之前的轮次中也出现过相同的变化,13之后黑稍好,白棋理当在右边先处理,然后耐心防守,这样还有相当的机会。但实战的14出人意料!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利用右边的优势逐渐过渡,局面肯定还可以控制,但我随即发现了黑棋简明的VCT,此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三确认后我认为继续拖延时间已经毫无意义,不如先得一胜为队友加油,因此立刻开始进攻。对手似乎也没做什么抵抗就认输了。我真的很难想象我在世团赛上的最后一盘棋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快速结束。
  
  我的对局结束了,但比赛还在继续。曹冬面对对手不佳的打点,胜势已出。殷立成则抓住对手一次无意的失先开始大规模反攻。唯有奚振扬的局面纠缠不清。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曹冬轻松取胜,殷立成在进攻失败之后竟被对手送了一个明显的VCF,奚振扬最终同对手握手言和,此时中国队已进入前二,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但由于失去了可惜的半分,中国队仅保留唯一的取胜结果:爱沙尼亚1队2.5:1.5日本1队。在我看来,爱沙尼亚1队的实力稍强于日本1队,这个分数其实相当有可能出现,因此并没有显得很沮丧,而日本1队和爱沙尼亚1队的比赛连一盘都没有结束。
  
  不一会儿,Ants在山口的防守局面中杀出重围,率先为爱沙尼亚1队取得一分,形势似乎在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其他几盘中,Tunnet和中村茂势均力敌,基本会和棋,Purk已经向冈部宽大举进攻,曹冬说Purk已经VCT了,我没有仔细确认,另外考虑到长谷川一人和Aivo双方的棋风,很可能以和棋结束——由于他们与Tunnet、中村茂的对局在序盘完全一致,因此已经被拆台,我们无法获得确切的信息。这样的话则爱沙尼亚1队将在最终轮以3:1的比分战胜对手,并蝉联冠军!这时我才感到一丝苦闷。两队都下得谨小慎微,我们也都觉得再等下去毫无意义,不如出去放松一下吃个午饭,毕竟我们已经再也不需要为下一轮对局做准备了。
  
  午饭归来,我们还在讨论两队到底可能有何种比分,我和奚振扬都预测是2.5:1.5来帮助我们夺冠,只有曹冬说是3:1的情况。到达比赛地点,Aivo和长谷川一人单独的对局室已经打开,看样子所有结果都清楚了——我的心情非常紧张,是否会有奇迹般的比分出现?我注意到在场的两队棋手——Aivo、Ants、长谷川一人的表情都很平静,Ants用英文说我们(中国队和爱沙尼亚队)的比分相同,但是团体分中国队高半分……!是的!我明白了比分结果正是2.5:1.5!中国队获得了冠军!完美的结果!但其他三人都没有听懂Ants的意思,只是些许预感到这一事件,我也只能尽力保持冷静,然后询问是否Aivo输掉了对局,但Aivo说是和棋,令我吃惊的是,中村茂在无止境的防守中终于出现了漏洞,被Tunnet在局部取胜,而Purk的强大攻势不过是一场泡影,冈部宽用精确的防守反击取胜!当我们最终确认结果时,队员们激动地抱在了一起!奚振扬赶紧回到宿舍向国内第一时间发去了消息!这就是所谓的奇迹吗?现在回想起来,我只想引用一句话:“这个世界没有奇迹,只有必然、偶然和人们所做的事情。”许多队伍都来向我们表示了祝贺,回到宿舍后网上来自国内的赞美声也不绝于耳。自中国队在1996年第一届世界连珠团体锦标赛参赛以来,已经过去了14年,多少前辈在这上付出了心血,今天,终于由我们四人夺得了团体冠军,实现了几代人的愿望,翻开了中国五子棋历史在世界格局中的全新一页!
  
  本次比赛,我执黑6局4胜1和1负4.5分,执白4局3胜1负3分,看起来这是一个好现象,我的进攻和防守已经愈发均衡。但缺点依然在于有时太依赖棋感,而不是计算力。论定式或变化储备我尚且还有许多不足,整个十轮比赛,我几乎没有一次做过十步以上的计算,这是相当危险的现象,必须加以克服,才能使自己的实力更加完善吧。
  
  下午的休息是轻松而愉快的。这几天的对局中,尽管我输给了Sushkov和中村茂,但我并不认为我展示了全部的实力才败下阵来;相对地,TunnetTaimla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的行棋风格十分积极,并且他和我年龄相仿,与我的对局也相当精彩,因此我认为他才是本次比赛我真正的对手。很快就到了闭幕式的时间,令我欣喜的是,在与Tunnet同分之后我一度以为我的小分较低无法拿下最佳一台,但后来还是与其并列为最佳一台,据说这种情况在之前的世团赛上都从未有过。我和Tunnet在预赛中均取得5.5分,在决赛中均取得2分,总分均为7.5分,出场数(预赛7局、决赛3局,共10局全部出场)也都相同,论及直胜则是我以1.5:0.5稍微占优,在黑板上公示的最佳一台排序上和官方公布的详细名单中我也是第一名。事实上,曹冬(7胜3和8.5分,当之无愧的最佳二台)、我和Tunnet恰恰是整个比赛中得分最高的三位选手。于我个人而言,也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闭幕式上,我代表中国队领取了冠军(我一度想让殷立成老师来领取,但组委会要求“领队”(“teamleader”)来领取,而他们认为一台就是领队)。问及我们为什么能取得冠军时,我真诚地表示是队友间的团结协作,当我发挥不佳时他们可以奋力争取分数,事实也的确如此。之后我们与许多棋手和工作人员都进行了合影。最后,我将提前准备好的礼品——一把我自己写的“棋逢对手”的扇子送给了TunnetTaimla,并表示非常期待和他再次对局。
  
  愉快的晚宴开始了,席间我向仅有的两位战胜我的棋手——Sushkov和中村茂敬了酒,并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兴起之处,还高歌一曲《精忠报国》聊以自慰。组委会宣布下届世锦赛的举办地点在瑞典(并不确定,似乎日本也有此意向),而世团赛的举办地则在中国。其实申办世团赛的事情是早就定下来的,但确实没有人能想到中国队可以夺得冠军。这样在2012年,中国队有可能再现俄罗斯在第五届世团赛上一个国家独占三队的辉煌!赠送礼物的环节,我又代表RIFCHINA向日本连珠社赠送了扇子,并和三森政男先生进行了合影。最后,全体棋手的合影,中国队作为冠军有幸坐在最前排,我想那时我们的笑容一定是最为灿烂的。
  
  安静的夜晚,我们终于可以怀着胜利的喜悦安心入眠。

 



  
  世团赛日记·5月6日
  
  这是全新的一天。
  
  收拾完东西后,我们向组委会的相关人员进行了简单的告别,便踏上了返回的旅程。这一周以来实在是辛苦翻译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的帮助。到达机场后,我们和奚振扬分别。行程一切顺利,晚上七点多,我们准时到达了首都国际机场。出人意料的是我们取得世界冠军的消息已经传了不少人。我的母亲也来接机了,她在我刚刚下飞机后就打来了电话并向我表示了祝贺。来到大厅,已经有很多棋友聚集在一起等待我们。为我这次比赛全力出资的RIFCHINA主席那威先生也来到了现场。简短的寒暄之后,我们一起出发去聚餐,席间我见到了不少五子棋的前辈。后来我因为第二天学校还有课程就提前离开了。回到学校之后,我也与同学们(很多人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共同分享了我的喜悦。
  
  美妙的一周,不懈的奋斗。冠军属于我们!中国五子棋万岁!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