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逸斜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出自茅盾《白杨礼赞》(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斜出”在棋中大有文章!
一、国际象棋
国际跳棋斜出是“单行线”以后单说!
国际象棋由于“后、象”的设置无疑“斜出魁首“
入门就有“傻瓜大斜线”,初摸棋盘者两步就可遭“残杀”,如下图:

大师们更是将斜线运用自如,世界冠军印度的阿南德对阵世界超一流选手亚美尼亚阿罗宁。阿南德借助对手的软着,利用斜线出其不意地展开王翼攻势演绎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对局,直迫历史上鲁宾斯坦的双象攻王名局。1.d4;d5,2.c4;c6,3.Nf3;Nf6,采用斯拉夫防御(封闭性开局,着法为:1.d4;d5,2.c4;c6,3<Nf3或Nc3或cd;。创于1590年,但由于当时理论发展的限制使得其一直未受重视。直至20世纪初,由许多斯拉夫裔国际特级大师经过大规模比赛实战与研究而使该体系的理论框架逐渐完善,为纪念他们的努力,遂定名为斯拉夫防御。斯拉夫防御非常坚固,以其兵链的稳定性深受部分棋手喜爱,是国际象棋开局中的一棵“常青树”)

(https://www.hellochess.cn/10660.html)
二.五子棋
五子棋在斜线上有连接,由于棋盘上的斜线是阴线(无痕)初学者往往忽视斜线上的连接,秒败那就是经常的了。
大众五子棋爱好者最好做眠三、抢先冲四,总会认为对方冲四看不到而轻松取胜。从而就“创造”了斜三阵,另称长蛇阵,并视为“大杀器”,如下图:

如果白在A活三,黑挡B成活二。白没有了活二,在F9冲四是无用的,只有挡C做活二。黑下挡在K7,成“平角”(③-⑤-K7),还有一个眠三(①-③-⑤)必胜型,白无防了。
白如果断黑“蛇头”F,黑只要抢占一子通多路的C点,白就无可奈何了。
然而那只是黑的一厢情愿,有二就活,见三就堵,那只不过是初学者的方案。如果白方“熟读”“姚氏”五子棋十六字诀(兄弟相依,短兵相接。敌弱我强,敌强我扰。攻连循序,守外置牵),那就会放黑“蛇”出洞,强势做棋“3卦”,D、E、G、H都是“3卦”点。
其一首先否定H点(2-H)只是个眠二。
其二白占G点,黑有C点的牵制:白4-A-2活三,黑B-C-⑤反三。白I11-G-2活三,黑①-H-C反三,白无法将好型转为优势。
其三白占D点
1、在无禁六不胜的条件下,黑勉强取胜如下图:

2、有禁条件下,黑强防白30抓黑F4三三禁手杀如下图,黑7换防点只能让白胜更简单。白12绝杀,黑13、21选择其他点,白杀也不难。注意黑9如果挡下,白在10位做杀,黑根本没机会在下边反攻,只有让白简单胜。

其四白占E点
1、无禁六不胜条件下,白胜如图:

2、有禁条件下白胜如下图:

三、围棋
围棋斜线连接有“小尖、象飞”基本,实质的斜线只有暴露“断点”成为对方攻击点。不过有著名的“大斜定式”
黑目外,白小目挂角时,黑3大飞罩,称为“大斜”。对此,如白正面应战,将会产生成百上千的复杂变化,号称“大斜千变”。当然在小目三间低夹,三间高夹,四间夹的场合,挂角一方也可以采取大飞罩的手段来应对,也可以叫做大斜(这与双飞燕的情况很像)。对于大斜白棋可以考虑的应对手段有A位跨断,B位并,C位尖,D位托。其中跨断以后的变化有可能走向战斗型。大斜与大雪崩、妖刀一起被公认为世界三大难解定式。
在本因坊丈和前,历代棋谱中并未出现过大斜定式。故一些围棋学家判断,大斜定式由本因坊丈和所创。

1835年,赤星因彻(黑)对阵本因坊丈和(白),丈和白12亮出独门武功,大斜定式,如下图:

四、象棋
象棋只有象、士斜于将(帅)左右被动防守。不过有一“斜兵连营(红先和)”残局,如下图:

1.车三进四象5退7
2.炮一平三象7进5
3.炮二进四前卒进1
4.帅四平五炮9平5
5.帅五平四炮5退3
6.炮三进二将4进1
7.炮三退一炮5退1
8.相三退五卒4平5
9.相五进三炮5平7
10.炮二退一将4进1m
11.兵九平八象5进7m
12.相三退一象7退9
13.炮三平七炮7平6
14.炮七退七炮6进8
15.炮七进一m卒8平7m
16.炮七平四将4平5
17.炮二退八卒7平8
18.炮二平一炮6平7
19.炮四平七炮7退2
20.炮七退一炮7进2
21.炮七进一*
(http://m.dpxq.com/hldcg/search/view_u_112800.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