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逐渐从通过准备比赛向积累定式准备比赛过渡
时间:2009-06-01 07:01 来源:百度【复平面】李一博客 作者:李一 点击:次
第八轮选择的骗着很有一段故事:于我个人而言这是在四年前的一个简单研究,吴昊和Ando也做过对应的研究——大家知道,我的研究一向不咋地,又因为是第二天最后一轮的比赛,体力有所下降,最终我在重压之下选择了22的简单败点。
第二天结束后晚饭又吃多了……
第九轮之前已经获悉北京队无缘冠军,加上第二天晚上不知为何似乎没睡好,早上起来的时候极度疲乏,胃疼不止,和芦海对局的时候大概只有七成的实力,幸运地是我克服了上一年的问题,没有出现精神涣散的情况,尽力下出了精彩的对局!40手强防之后,芦海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在优势下提和,对盘面非常困难的我而言当然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但我还是认为在还有机会的情况下接受和棋实在是失去了一些意义,就一直坚持了下去。尽管结果没有变,但我确实在战斗意志上获得了很大的提升。最后及至互相拍钟的阶段,我硬是将开局苦防的15分钟时间劣势扳成了3分钟对1分钟的时间优势,但可惜这1分钟的时间足够填满棋盘了。
令人兴奋的一场比赛吧!
---------------
第一轮、第九轮,李鹏提供思路;
第二轮,中村茂实战、李洪斌老师研究提供思路;
第三轮、第六轮,处于隐退状态的张珵研究;
第四轮、第六轮,戴晓涵实战提供思路;
第五轮,曹冬提供思路;
第八轮,Ando、传说中的吴昊研究
在此一并感谢,嘿嘿~~
第三届全国五子棋团体锦标赛第一轮,中国棋院
瑞星局(不换),5A=i7,杨建锐(黑)负李一(白)
![]()
15的应对在我以前的对局中出现过,并不十分理想,17-18的话或许更加有力一些,因为17的位置白棋占据后发展潜力一般,但瑞星局的结构要求黑棋在下方的优势,一但横9线被白棋完全打穿,这里的黑棋连接就会减少许多。20-29第一想法,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在29位防守后白棋的攻势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这样的想法充分揭示了进攻与防守的统一性,这也就是防守的思路可以促进进攻能力的原因。计算之后我意识到22位的连接点极好(这个形状在中华连珠网刊载的一局棋中出现过,我忘记是哪一盘了),更重要的是无论黑棋在下方如何处理,都难以以先手将优势处理干净,这样白棋就有机会向左进一步拓展了。实战中21恰恰是我思考过的,于是22可以直接做棋而不用理睬下面的黑棋连接,以下黑棋已经很难防守了。
第三届全国五子棋团体锦标赛第二轮,中国棋院
疏星局(不换),5A=i8,刘洋(黑)负李一(白)
![]()
7弱手,以下必然的交换,14后局面定型,(16、)g7、25位的强攻是唯一的处理方式,16后黑棋已经很难防守了。
第三届全国五子棋团体锦标赛第三轮,中国棋院
恒星局(交换),5A=i8,隋云亮(黑)负李一(白)
![]()
7控制的手段在这个局面中反而拖延了进攻,以前在和张珵的实战中我选择9-10以打开局面,10简单的处理后感觉11稍显死板,11-21,12-12似乎也不能打开局面,11-22?以下求稳为主。18-24的选择我考虑了很久,但19-25后始终没有找到白棋简明的处理方式,于是18跟防。19防守后至23简明定型,23逆止的话有些危险,因为白棋控制e8的先手后下方没有VCF,24再控制一手,一方面如果25-26,则26-l12会给黑棋带来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除了这个防点白棋都可以考虑从右上方向左边的优势借用,但25是过于激进的一手,以下由于29-m9不成立,右边局部白棋简单胜。
第三届全国五子棋团体锦标赛第四轮,中国棋院
疏星局(不换),5A=i8,赵宁(黑)负李一(白)
![]()
很值得考虑的10,11忽然的一手,12也是未经仔细思考的手段,其实13-k8/k7都是极好的应对!13-i6则14-g11。实战的13可惜,14简明一手,从前的研究,我在我的空间中以前提到过,这手并不妙在这是不错的进攻手段,而是竟然简明必胜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
第三届全国五子棋团体锦标赛第五轮,中国棋院
丘月局(交换),5A=f9,周可鼎(黑)负李一(白)
(责任编辑:伍源)![]() …… *系统升级、数据转移不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