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换规则与RIF规则的两打含义不同!
RIF规则—两打是指黑第五手落两个黑子,让白棋选择。
连换规则—两打是指双方在第五手以内都可选择落不同色的两子。
2、连换规则与RIF规则的交换含义不同!
RIF规则—交换是指交换棋子颜色
连换规则—交换是指交换行棋权力,当提出交换时等于将此次行棋权力让给对方。
3、连换规则开局阶段主要有两个问题考验对局双方:
①判断局面—根据盘上有限的几个子(最多五个)来判断出局部是黑优、白优、平衡?
②构造局面—一般是通过落两个子,来平衡局面,难度大于前者,特别是盘面上已有两三个子时,因为那是最后的平衡机会,构造失衡将给整个棋局带来被动。
4、连换规则下的可能开局方案:
甲/乙对弈,甲为假黑方
|
方案
|
第一手
|
第二手
|
第三手
|
第四手
|
第五手
|
黑方
|
1
|
甲
|
乙
|
甲
|
乙
|
甲
|
甲
|
2
|
甲
|
乙
|
甲
|
乙(不换)
|
乙
|
3
|
甲
|
乙
|
甲
|
甲(乙换)
|
甲
|
4
|
甲
|
乙
|
甲
|
乙
|
乙(甲不换)
|
5
|
甲
|
乙
|
甲
|
乙
|
甲(甲换)
|
6
|
甲
|
乙
|
甲(不换)
|
乙
|
乙
|
7
|
甲
|
乙
|
甲(不换)
|
甲(乙不换)
|
8
|
甲
|
乙
|
甲(不换)
|
乙(乙换)
|
9
|
甲
|
乙
|
乙(甲换)
|
甲
|
甲
|
10
|
甲
|
乙
|
乙(甲换)
|
乙(甲不换)
|
11
|
甲
|
乙
|
乙(甲换)
|
甲(甲换)
|
12
|
甲
|
乙(不换)
|
甲
|
乙
|
乙
|
13
|
甲
|
乙(不换)
|
甲
|
甲(乙不换)
|
14
|
甲
|
乙(不换)
|
甲
|
乙(乙换)
|
15
|
甲
|
甲(乙换)
|
乙
|
甲
|
乙
|
16
|
甲
|
甲(乙换)
|
乙
|
乙(甲不换)
|
17
|
甲
|
甲(乙换)
|
乙
|
甲(甲换)
|
18
|
甲
|
乙(不换)
|
甲(不换)
|
甲
|
19
|
甲
|
乙(不换)
|
乙(甲换)
|
乙
|
20
|
甲
|
甲(乙换)
|
乙(不换)
|
乙
|
21
|
甲
|
甲(乙换)
|
甲(乙换)
|
甲
|
我们看到开局方案只有二十一种,有人会说没有RIF的二十六种开局多。不过让我进一步看RIF的二十六种开局子位是固定的,第一手棋从天元开始,向四周发展又是均衡的,因此变化也是个可极的定数,对于电脑来说更容易终结。而连换规则下虽只有二十一种开局方案,但子位不固定,相互结构不固定,且第一手棋可以非天元,一个棋形结构当离开天元时,它就失去了发展的均衡性,同时也就导致了同一棋形结构转不同方向变化也不同。由此可以看出连换规则开局的不确定性很大,同样带来的变化也就成倍增加,对棋手的棋形理解及计算力要求更高。
(责任编辑:伍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