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V连珠网→五子棋相关一网打尽移动版

主页 > 五史行规 > 规则探讨 >

塔十--踏实?

 
  2024五子棋全国锦标赛将于2024年3月13日-17日在湖北省十堰市举行,比赛将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试行开局模式“塔十”。何为“塔十”看下面表格:
 
  <1>➔乙:换!看甲如何动作(乙→●,甲→○)
 
  <2>➔乙:不换,掌控直指或斜指(乙→○,甲→●)
 
  <3>➔乙:换!看甲开什么局?(乙→○,甲→●)
 
  <4>➔乙:不换,掌控开局(乙→●,甲→○)
 
  <5>➔甲:换!看乙开什么局?(甲→○,乙→●)
 
  <6>➔甲:不换,掌控开局(甲→●,乙→○)
 
  <7>➔乙:换!看甲白4(乙→●,甲→○)
 
  <8>➔乙:不换,出招研究的白4(乙→○,甲→●)
 
  <9>➔甲:换!看乙白4(甲→●,乙→○)
 
  <10>➔甲:不换,出招研究的白4(甲→○,乙→●)
 
  <11>➔甲:换!看乙白4(甲→●,乙→○)
 
  <12>➔甲:不换,出招研究的白4(甲→○,乙→●)
 
  <13>➔乙:换!看甲白4(乙→●,甲→○)
 
  <14>➔乙:不换,出招研究的白4(乙→○,甲→●)
 
  <15>➔乙:换!以不变应万变。(乙→○,甲→●)
 
  <16>➔乙:不换,此白4,我有研究黑⑤可打10个点(乙:⑤,甲:6)
 
  <17>➔甲:换!以不变应万变(甲→○,乙→●)
 
  <18>➔甲:不换,此白4,我有研究黑⑤可打10个点(甲:⑤,乙:6)
 
  <19>➔甲:换!以不变应万变(甲→○,乙→●)
 
  <20>➔甲:不换,此白4,我有研究黑⑤可打10个点(甲:⑤,乙:6)
 
  <21>➔乙:换!以不变应万变(乙→○,甲→●)
 
  <22>➔乙:不换,此白4,我有研究黑⑤可打10个点(乙:⑤,甲:6)
 
  <23>➔甲:换!以不变应万变(甲→○,乙→●)
 
  <24>➔甲:不换,此白4,我有研究黑⑤可打10个点(甲:⑤,乙:6)
 
  <25>➔乙:换!以不变应万变(乙→○,甲→●)
 
  <26>➔乙:不换,此白4,我有研究黑⑤可打10个点(乙:⑤,甲:6)
 
  <27>➔乙:换!以不变应万变(乙→○,甲→●)
 
  <28>➔乙:不换,此白4,我有研究黑⑤可打10个点(乙:⑤,甲:6)
 
  <29>➔甲:换!以不变应万变(甲→○,乙→●)
 
  <30>➔甲:不换,此白4,我有研究黑⑤可打10个点(甲:⑤,乙:6)
 
  <31>➔甲:换!此黑⑤好掌握(乙:⑦,甲:6)
 
  <32>➔甲:不换,此黑⑤白有利(乙:6,甲:⑦)
 
  <33>➔甲:换!此黑⑤好掌握(甲:⑦,乙:6)
 
  <34>➔甲:不换,此黑⑤白有利(甲:6,乙:⑦)
 
  <35>➔甲:换!此黑⑤好掌握(甲:⑦,乙:6)
 
  <36>➔甲:不换,此黑⑤白有利(甲:6,乙:⑦)
 
  <37>➔乙:换!此黑⑤好掌握(乙⑦,甲6)
 
  <38>➔乙:不换,此黑⑤白有利(乙:6,甲:⑦)
 
  <39>➔甲:换!此黑⑤好掌握(甲⑦,乙6)
 
  <40>➔甲:不换,此黑⑤白有利(甲:6,乙:⑦)
 
  <41>➔乙:换!此黑⑤好掌握(乙⑦,甲6)
 
  <42>➔乙:不换,此黑⑤白有利(乙:6,甲:⑦)
 
  <43>➔甲:换!此黑⑤好掌握(乙:⑦,甲:6)
 
  <44>➔甲:不换,此黑⑤白有利(乙:6,甲:⑦)
 
  <45>➔甲:换!此黑⑤好掌握(甲:⑦,乙:6)
 
  <46>➔甲:不换,此黑⑤白有利(甲:6,乙:⑦)
 
  豁!不细不知道,这一开局模式有可能出现46种可能,真让人“眼花缭乱”……。
 
  我这笨老头“抱着龙”苦思闷想认为:撑控第③手是关键!
 
  A.第③决定了是什么开局,棋手只要赛前“盘盘(卡塔)狗”,熟悉直指(α)斜指(β)开局各一个。然而对假黑方(甲)能选③的概率低,大概率面对直指或斜指十三种开局的白4选择。
 
  B.“塔十”的关键是白4,因此只要对α、β的白4全面分析一下(下面我对直指”疏星”斜指“恒星”进行了浅析)。
 
  C.决胜之点为打点黑⑤,“塔十”的胜点就是第十打点,因此在α、β中能找出可十打点的某几个白4(第十个⑤平衡),无论是己打还是对方打都将胸有成竹。通过我下面对两个开局的浅析,能打十点的白4并不多。
 
  如此“塔十”就成了“绣花枕头”,能给“拆棋大师”们带来多长时间的兴趣呢?
 
  横看其他棋牌都是规则简单,水平体现在行中。而我们五子棋却“一花独秀”“晕”在开局模式,对于大众五子棋爱好者想进门得先过“五关”。设想一下如果“掼蛋”规则“高大尚”还有可能“掼”满四海吗?
 
  一言一蔽之”塔十“难”踏实“!
 
  疏星

恒星
(责任编辑: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