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V连珠网→五子棋相关一网打尽移动版

主页 > 五迷三道 > 五读俱诠 >

李一世团赛日记/4-29-30-5-1

 

  世团赛日记·4月29日

  一大早就从家出发直奔机场,本来以为我到得比较早,没想到其他人更早,再加上出关等手续异常顺利,我们只能在登机前1个小时就坐到了登机口外。本次比赛,曹冬忘了穿西装,忘了带棋谱,最后办理托运的时候还忘了把棋具拿出来,导致我们一路无聊到日本,还好一切顺利,接机的时候见到了石谷信一先生,还有一位翻译(中国人),这令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顺利不少。之后我们直奔比赛地点,并与奚振扬汇合。
  
  晚饭之后,我们整理好了各自行李,我、曹冬、殷立成住一间房,奚振扬住一间房,研究棋主要在我们房中,上网联络之类的事情则在奚振扬房中。由于开幕式之前要确定台次排列,我们又交流了一下想法,基本的原则是把我和曹冬分配在前两台,殷立成和奚振扬分配在后两台,考虑到奚振扬在四台更有可能拿分,因此把殷立成分配在了三台,我再次明确表示希望打一台,但是曹冬本人和作为队长的殷立成一直不表态……填写台次表之前,曹冬还是一度想把自己填到一台去,我只好继续提出抗议,后来曹冬也没坚持下来,于是就把我放到了一台的位置。事实证明,这个排列方式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曹冬分别以7.5分(与Tunnet并列)和8.5分(7胜3和不败)获得最佳台次,殷立成和奚振扬则均以6分的高分一并帮助中国队取得了冠军。
  
  开幕式上我见到了许多重量级的棋手,但最令我们吃惊的还是日本队将中村茂先生放在了一台,而现任名人长谷川一人先生则坐镇二台,毕竟在一般的认识中,日本的传统作风应该会把现任名人放在第一台的,结果曹冬在选择二台的同时还丧失了向中村茂再次挑战的机会。而对于我来说,面对诸多强手,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挑战,
  
  开幕式上,一向运气不好的我终于为中国队抽到了一张上上签:7轮预赛既能有一个平稳的开始,又能有一个轻松的结尾,可以为决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开幕式结束后,我很快进入了比赛状态,明天第一轮一定要开个好头。虽然乌克兰-阿塞拜疆的联队实力可能不强,但毕竟是世界大赛,不可轻敌,况且我在第一轮总有状态不佳的情况出现。同样是为了尽快进入比赛状态并保持稳定,我直接选择了疏星作为第一局的开局,毕竟疏星1打无论执黑执白我都知道如何应付,因此还是很轻松地休息了。
  

 


 

  
  世团赛日记·4月30日

  今天是比赛日的第一天,有第一轮和第二轮(预赛第一轮和第二轮)共两轮对局,上午对阵乌克兰-阿塞拜疆联队的PiddubnyyKostyantyn,下午对阵日本2队的大角有希。第一轮的疏星局无需更多准备,第二轮是对手开局,也无需更多准备——其实日本两支队伍的棋手从面相就可以看出都是很正派的棋手,很难出奇制胜,只需拿出真实实力力战即可。大角有希在去年的上海名人战中就和我对局过(当时翻译的名字是贺茂雪),那时他错失一盘好局,今次再遇,想必他也会努力战胜我。
  
  早饭的感觉不错,可以提供不错的热量储备,按照我自己的习惯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和巧克力。住宿房间和赛场只有不到10分钟的路程,比赛环境也很好,这令我拥有了十分良好的状态。第一轮比赛开始前,我的对手送给我了一枚列宁诞辰100周年的纪念章和一枚乌克兰硬币。
  
  第八届世界连珠团体锦标赛第一轮-预赛第一轮,2010年4月30日,日本东京

  
  
  疏星局(不换),5A=g7,中国队-李一(黑,72min)胜乌克兰-阿塞拜疆联队-PiddubnyyKostyantyn(白,70min)
  
  按照原定计划,我选择了疏星1打,对手没有交换,实战的8是国内普遍认为强于8-g6的手段,不知道国外对此看法如何。但后面几轮的对局显示,乌克兰-阿塞拜疆联队似乎也只是对疏星局面比较熟悉。10稍显死板,一般而言10-11或10-30都是不错的想法。13后局面基本定型,我也开始变得比较放松,毕竟选择这个变化说明对手的总体实力并不很强。14简单的防守,我考虑了一段时间来构想如何进攻:10-12的活二被限制后,黑棋在下方先动手盖掉眠三,可以取得不错的优势,g5则是常见的做棋形状,同时根据以前的对局经验,盘面左边是主战场,若是考虑联系全盘的杀法,则要将优势汇集在左边然后成杀。这时我考虑了17-i10的变化,但18-18之后,若是黑棋不能在局部成杀,则有可能给白棋带来后盘不错的形势。为了求稳,我决定缓一手试试对手的应对,15是在右边攻防兼备的手段,一方面利用两个活二伺机向左上和下方发展,另一方面这个进攻不会使白棋形成有任何反击,我会根据对手的应对来判断接下来的主要进攻方向。实战中对手防守了我向左上的连接,17向下做棋则是比较自然的进攻手段,但回到现在来看则稍显浮躁,事实上此时的g5依然不失为很好的进攻点,实战18之后我意识到如果不慎重进攻,将会面临不利的局面。19一手耗费了我很长时间,如果直接在下面进攻则有些空虚,毕竟要想办法将29或30位的跳三进攻点利用起来,由于16和18的存在已经变得有一定困难,另一方面,如果贸然进攻,白棋在19位反击后可能会利用自己的棋形严重破坏黑棋的连接。此时从“敌之要点,我之要点”的思路出发,我自然考虑到19-19的手段,起初我认为这手太缓,因为20-20是太明显的强防,但当我意识到21-21的妙手后改变了想法,实战也如我所料,20之后我很快自信地落下21!21手可以将黑棋的优势向左边过渡,同时如果黑棋占据22位,白棋只能毫无反击地填在j10,此时22-22是显然的防守,但又将23位一子通三路的好点贡献了出来。实战23之后,我开始重新计算白棋的防守手段,但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强防:24-k12!仔细验算之后,我没有找到任何黑棋连续进攻的手段,此时我只能尽量冷静下来,毕竟白棋没有成型的反击,我也不用太过悲观,但幸运地是,我的对手在压力之下没能认真计算防点,实战24弱!我再次开始考虑直接做棋的杀法,但我再次发现,最强的进攻点是27位,却恰好给13-15的活二造成了长连,验算其他进攻点也找不到完全的杀法,无奈之下我实战的25选择了活三,即使26-30,27也有g5、i4等好点可供进攻,同时白棋并无特别顽强的反击,但对手的26落子很快,跟防!27一手瞬间变为极好的位置,简单终结了一下,黑必胜!
  
  除四台直接取胜外,殷立成在三台取胜也并不困难,只有二台曹冬面对美女诱惑,战斗半天才在角落胜出。本轮比赛全取4分,情况比较有利。日本1队、2队战平令人吃惊,爱沙尼亚1队轻松横扫2队,中国台北战平俄罗斯初露锋芒。
  
  午餐比较轻松,中午也有比较充分的休息时间,我也有机会稍微补给一下。紧接着,下午的比赛便开始了。
  
  第八届世界连珠团体锦标赛第二轮-预赛第二轮,2010年4月30日,日本东京

  
  
  溪月局(交换),5A=f7,f8,g5,g6,h9,i8,j7,中国队-李一(黑,78min)胜日本2队-大角有希(白,125min)
  
  
  
  溪月7打已经基本确认是黑棋不错的形势,大角有希可能也是对这个5的选择有备而来,6-7直接活三也是一种走法,实战的6、7自然,此时考虑过8-16的防守,我一直不太清楚如何应对,但在实战的状态下应该还是可以想出9-11的最强点。实战的8后,我已经看到胜利在向我招手……9、10应该是很自然的攻防,我略一思索,走出了11,12自然,13飞快落下!这一手及以后的发展曾经在爱五子棋网的山口论坛战上出现过,是吴镝唯一输掉的一局,而之后大家也都对这手13给出了极高的评价,黑棋在下方展开的形状实在太好,白棋若不能利用反击消磨黑棋的话将处于很危险的境地。虽然我也只是知道这一手(及以后的一路应对),但却很有信心在实战中攻下来,直观上14防点颇多,我也无须深入计算,而是看看别的对局放松一下,毕竟世团赛的用时对于我来说实在是绰绰有余。当然,大角有希也不是等闲之辈,深入计算不久之后,他也明显地意识到这一手的力量,只好在压力之下继续计算,但越算就越给自己施压,最终他耗去了大半时间,选择了实战14的简单防守,此时又将难题留给了我:15-17是直接进攻的选择,15-15则是防止白棋的反击,实战时对15-17感觉不够自信,15-15也有很大优势,但在两个直观的强防16-16和16-h11之间我还没有找到16-h11的杀法,不过由于黑棋可以很好地控制局势,因此我考虑了一段时间,算了一些弱防后还是选择了实战15-15的手段,15落下之后,眼中的形状更为清晰,我也终于成功地终结了16-h11的防守!此时我只需轻松地等待大角有希的防守,看看是否能出我意料了。可能是由于时间上的压力,对手走了16-16这样很普通的防守,以下一路简明必胜,边下边终结,很容易走出了。这也是我第一次超过3个小时的对局(虽然我个人的用时并不很长)。
  
  我是最后胜出的一盘,队友们团结协作,已经打下3:0,大角有希为荣誉而战,可惜还是不能取胜。但参考日本2队之后的发挥,只能说他们确实不应该对我们交出白卷,或许是上午对阵日本1队消耗太大吧。
  
  晚饭后,我们回房开始准备第二天的对局。轻松的前两轮已经结束,接下来将连续面对三支强队,我也很可能将连续碰到三位世界冠军,并且第二天的两盘棋都是我开局——这确实是极大的考验。我经过整整一晚上的考虑和拆解,参考了前两轮日本1队的对局,终于选定金星3打作为开局局面,但此时已经没时间再考虑和Sushkov的开局了,我只能寄希望于明天中午的对局准备。

 


  

  世团赛日记·5月1日
  
  今天是比赛日的第二天,有第三轮和第四轮(预赛第三轮和第四轮)共两轮对局,上午可能对阵日本1队的中村茂,下午可能对阵俄罗斯队的SushkovVladimir。这两位棋手都曾获得过世界冠军头衔,是强大的对手,但我信心十足。
  
  早饭后我提前来到比赛场地,结果发现日本1队1台的台签是河村典彦,令我有些意外,但这无关大局。比赛开始前,河村典彦先生解释说中村茂有工作不能来,向我表示了歉意,或许他也知道很多人都希望与中村茂对局。但于我而言,身为第四届世锦赛冠军的河村典彦同样是值得挑战的对手。
  
  第八届世界连珠团体锦标赛第三轮-预赛第三轮,2010年5月1日,日本东京

  
  
  金星局(交换),5A=i6,i7,日本1队-河村典彦(黑,136min)负中国队-李一(白,123min)
  
  金星三打的局面,我个人觉得执黑执白都差不多,但是其他棋手似乎更倾向于执黑,在最强4的防守下黑棋大概有5个五手打点可供选择,不能必胜的3个点我也都基本了解了防守方式。6-35的变化,7-10不好,但7-6则可以慢慢积累优势。实战考虑了一下,还是按照原定计划选择了6活三的变化,以下至11基本正常。12!其实这一手在去年世锦赛QT上Karlsson对田村的比赛中就出现过了,但俄罗斯慢棋网上相关的研究却比较少,另一方面我也考虑到河村典彦可能接触流行变化较少(从后面的对局来看,事实的确如此),寄希望于他在接下来的应对中出错。16强行构造形状,河村在这一手花费了很长时间,但还是展示了他身为前世界冠军的实力:17、21是两个关键点,河村正确应对,以下至32局面基本定型,虽然对手没有出现任何纰漏,但却被浪费了大量时间。此时预想中的应对是33-g12,而我在考虑是否应该先在33位冲四,但河村此时的交换稍显急躁,33先占要点!35?38先逼黑棋应对,40简明处理,此时只要白棋继续保守行棋,黑棋将没有任何胜机。不过我注意到曹冬在长谷川一人突如其来的变招下陷入苦战,殷立成也形成败势,奚振扬更是只用了1个小时就在不熟悉的局面下走丢了唯一防,此时我保守求和只能令中国队雪上加霜,因此只能奋力一搏。尽管如此,我不确定右边的黑棋是否需要补防一手,这令我痛苦万分。最终我决定将决战地点选在最为空旷、最有潜力的左上方,42试探,若43反击,则白棋防于k9,然后在右上方保留优势,在左上方保留先手,同时消灭右边黑棋的势力。实战中河村的43冷静!我在下44手时实在承受不了右边黑棋的势力,防守了一步,45再次消灭我任何可能的上下连接!我几乎感到可能要因为保守而失先了,但也正基于此,河村的49显得过于追求连接,我考虑了一下,取得先手后54终于可以提前在上方动手,这也将是我最后的机会,如何选择进攻?白棋的势力实在太薄,按传统方式直接进攻必被打断要点,溃不成军,只得避实就虚,但河村的防御依然敏锐。58并非计算而得,而是“如果不占据这个位置就完全没有机会取胜”。此时我准备了59位最后的进攻,但河村的59-59!这手近乎匪夷所思的防守既显示出他对于形状要点的深刻理解,又给了我创造了直接连接的机会。至66手都是近乎唯一的进攻,但此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其实这里的防点并不重要,关键在于66后局部白必胜,但黑棋只要利用右边的连续冲四将白棋剩余的一点连接完全化解,局面就直奔和棋了。可惜在时间的压力下,河村典彦太过注重局部的计算,忽视了全局子力的联系,71后白棋拿回先手,74先冲必须,76双三之后,黑棋连续冲四的防御在中间出现了白棋直接构造的反四,于是丧失了最后反击的机会。在这样一盘历时259分钟、超过四个小时的我下棋以来最长时间的对局中,我终于在最后艰难取胜。
  
  曹冬在苦战之后取得反击的机会,但毕竟优势有限,最后无奈做和,其他两台都输掉了对局,本轮1.5:2.5小负日本,只能说差强人意。Sushkov输给大角有希的对局和我花了几乎同样的时间,但我和他也毕竟都是久经赛场的棋手,况且吃完午饭后还有休息时间,因此体力不成问题,但我缺乏足够的开局准备,中午时经过紧张的思考依然没能想出好办法。曹冬询问我是否准备使用溪月7打,我认为我有信心执白防御,因此也没有多想就如此决定了,殊不知这正是灾难的开始。
  
  第八届世界连珠团体锦标赛第四轮-预赛第四轮,2010年5月1日,日本东京

  
  
  溪月局(交换),5A=f6,g6,j6,j7,j8,j9,俄罗斯队-SushkovVladimir(黑,115min)胜中国队-李一(白,104min)
  
  Sushkov如我所料地交换了,我错误地认为溪月7打在所有白4下都具有普适的意义,因此尝试了这个很少走出的4,七个选点确定之后,我开始逐一排查:5-20和5-j6应该是必胜点,5-9也是很强的选点,按照我的习惯我直接拔去了这三个选点,接下来,5-7是经过多次实战检验的黑优局面,5-17有些陌生,但似乎是黑棋好,于是我又拔去了两个点,最后剩下的两个点中,5-5也是见过的黑优选点之一,我力图寻找一些变招,但没有成功,那么最后只剩下一个选点了,这个点的形状比较陌生,但是一眼看去感觉黑棋结构太散,于是我开始寻找白棋较强的应对方式。但经过30分钟的思考,我惊讶地发现,所有的变化都将演变为黑大优的局面,我一下子感到了自己在开局时的问题,并且已经很难挽回。此时我的唯一想法,就是在已知的劣势局面下选择自己熟悉的套路:白6必败!以下的手段都力图将局面导向复杂,但Sushkov稳扎稳打。11似乎有些薄弱,预想11-12直接交换应该不错,但我随后发现实战的11白棋根本无从防守。12继续试探,13稳重,14不得已只能全面防守,15自然,16!相较16-g7抢回一个极弱的先手,这个16反而更好一些。Sushkov思考了一段时间,17是必然的一手进攻,19好棋!此时我还有一点机会直接走出20-g7的生硬防守,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让出1所在的一条斜线,白棋还能构成不错的反击形状,20-20都是几乎唯一的和最好的手段。21自然的一手,无奈之下白棋困兽犹斗,但此时我失去了防守的耐性,简单算了一下黑棋的进攻线路,选择了22占据要点,24直接交换的走法,26则是计划好的防守,而等待我的是没有想到的进攻手顺和Sushkov简明的VCT。33后我恍然大悟,这才看出思考的盲点,只好投子认负。
  
  本轮中,曹冬面对未知的局面,细心计算,他的对手则急于进攻最终落败,殷立成的对手应变能力不佳,被殷立成以简明的进攻手段攻陷,奚振扬则在防守成功后稍显急躁,看漏了对手伏下的VCT,错失好局。不论如何,在我第一次输掉对局时,我的队友依然努力奋斗,以2:2的成绩战和俄罗斯,保持了冲四的较好形势。我在感叹现任世界冠军的强大和遗憾的对局同时也只能尽快进入下一轮的准备工作。现在回想起来这盘棋确实不应该如此草草地输掉,事实上Sushkov本次比赛的状态并不好,在接下来的三轮中豪取三连败,令人刮目相看。
  
  第二天我将面对爱沙尼亚1队的Tunnet,又是一场硬仗。对手选择开局,从前几轮来看不太可能出现太危险的局面,因此我也比较轻松,简单准备了一下基本战略就休息了。

(责任编辑: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