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者访谈

天才少年邵小冬

字号+ 作者:叶子 来源:本站原创 2005-08-24 14:45 我要评论( )

家中珍藏 报藏一 报藏二、三 报藏四 报藏五、六 右图在广州中日对抗赛,右一为陆瑶,右二为王成强 右图左为日本奈良秀树 在龙潭庙会左起邓京辉、后金昊楠、右为彭建国 在首次京沪交流赛上 达富弘之杯冠军 在康柏杯上与亚历山大 在康柏杯上与三森政南 在康柏

 


家中珍藏


报藏一

    
报藏二、三


报藏四
   
报藏五、六
    
                                              右图在广州中日对抗赛,右一为陆瑶,右二为王成强
   
右图左为日本奈良秀树
   
在龙潭庙会左起邓京辉、后金昊楠、右为彭建国                        在首次京沪交流赛上
    
达富弘之杯冠军                                 在康柏杯上与亚历山大
       
 在康柏杯上与三森政南                     在康柏杯上与矶部泰山
    
 康柏杯在长城
  
在世青赛上左图中为现任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               
  
在世锦赛上           右图左一日本矶部泰山,左三日本奈良秀树,左四彭建国
   
左图右为台北棋手张益丰         
   
在公开赛上
   
右图左一为校友胡夕,左二为许雷
  
左图在中国棋院中为前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                即将走进大学校园的邵小冬


 

    邵小冬简介:

    1987年1月23日出生,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学生,北京少年棋手。
    1991年开始学习五子棋。
    1994年10月参加职业五子棋的训练。
    1995年6月获首届“奇奇童杯”职业连珠大赛第七名;
    1995年7月获北京市第六届“民族团结杯”五子棋赛少年组第一名;
    1995、1996年2月两届达富弘之杯冠军;
    1996年8月获北京市第七届“民族团结杯”五子棋少年组第二名;
    1997年5月获首届北京国际名人邀请赛第十二名;
    1998年3月首届全国五子棋友好邀请赛B组第五名,升二段;
    1998年8月北京第二届世界青少年锦标赛男子B组冠军;
    1998年9月第五届北京市民族运动会五子棋少年男子组第一名;
    1999年8月获第六届世界连珠锦标赛B组第三名,晋升四段;
    2002年10月第一届北京五子棋公开赛打入A组并获第六名,升五段。

 
    将来的某一天,如果有人要来写一部五子棋发展的编年史,我想,北京的西海分社绝对是该用浓笔重彩来写的,这是一个众星云集的棋社:张进宇、李栋、殷立诚、崔悦、于京平……,还有这个曾经威震中外棋坛的天才少年 :邵小冬。
    小冬开始学棋时是三岁半吧,因为我会下五子棋,可教会以后我却赢不了他了 。别的孩子都喜欢玩具 ,而他却只是喜欢下棋。家里要是来了客人,他就追着人家下棋 。当时我们也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他怎么,只是想权当是个练练脑子的游戏吧。    ---  小冬妈妈
    叶子:小冬,你是从几岁开始下棋的,还有印象吗?
    邵小冬:是正规下,还是玩棋?
    叶子:玩棋是什么时侯?
    邵小冬:3岁多。
 
    叶子:那接触职业五子棋呢?
    邵小冬: 6岁多一点,在 94 吧,有个叫“京空杯”的五子棋比赛,妈妈看了报纸,觉得挺好玩的,就给我报了个名 。那次比赛我进了决赛圈,60多个人,积分赛,打九轮,最后我第12,却只给前10名颁奖,当时我还哭了 。
    叶子:为什么哭啊?
    邵小冬:那时候小啊,把那奖看得重,同时也感觉挺冤的,现在想起挺逗的。
  
    这次比赛打表记时,小冬从来没用过棋钟,第一局他很紧张,下完一步棋,手就一直按在棋钟上, 一会儿就输了。下来我问他怎么搞的啊,他说,怕走他的时间。他以为按住棋钟时间就不走了。 ---  小冬妈妈
            
    叶子:小冬,“京空杯”是你参加的第一场正规比赛吗?
    邵小冬:是的。 后来那威老师觉得我可能是个苗子,就找彭建国老师来教我下棋 。
    叶子:彭老师怎么教你啊?是你去他那儿,还是他上你家来?
    邵小冬:彭老师上家里来教我,每周一次。开始是教我必胜局 ,花月、浦月,教我拆棋 。临走时,还要留几道题当作业 。那时对五子棋是很着迷,钻劲大,所以进步挺快。
    叶子:那会你才六岁多一点点,是不是感觉五子棋比玩具好玩?
    邵小冬:小时候单纯,也没过多的想法,赢棋对我来说,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那时候我老能赢大人,让我感觉挺得意的 。
    叶子:听说那会你在龙潭庙会上杀得于京平老师惨不忍睹,有这事吗?
    邵小冬:呵呵~ 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那年龙潭庙会搞五子棋擂台,我镇守第一台,那会好象没什么下孩下棋,就我一个,于老师一来就碰上我了。别人输了就走,他输完却还接着下。
    叶子:于老师输了几盘?  
    邵小冬:6 盘吧,他挺乐观的,还跟我说:“赢你一盘我就走”。最后赢了一盘,他甭儿高兴。
    叶子:后来呢?
    邵小冬:后来于京平老师就加入了西海分社,也开始了职业五子棋 。
    不久那威老师组建了少年队 ,正式开始培养少年棋手 。之后就出现了陆瑶,梁爽等一批很优秀的棋手,再往后就有了日本那边的正规棋谱资料。
    叶子:这些正规棋谱资料对你的帮助大吗?
 
    邵小冬:这些正规棋谱资料让我少走了弯路,也让我看到了和日本棋手之间的差距。在我印象中还有一件事印象挺深,就是那次日本连珠代表团访华 ,三森政男、奈良秀树、早川嘉美都来了,他们在中国棋院办讲座 ,当时所有人都有去听课。
    日本人在上面摆题提问,第一道题是问有多少种防御方法, 我记得特清楚,我第一个举手跑上去回答。
    叶子:那道题你答对了吗?
    邵小冬:我上去毫不犹豫地就摆出了九种正确的解法,早川大为赞赏,当场奖了一本棋书给我。他们也挺吃惊,说没想到中国还有这么小的棋手。讲座完了后,是大盘对弈表演 ,日本那边是三森政男九段,我又举手上去。
    他开了花月(可能觉得我是小孩,应该让着我),我想都没想就换了5手两打,他还给我留个必胜点 ,没一会,就把他赢了 。那时候也不知道紧张, 台下那么多人,我也没当回事,就是想着赢棋 。
    在国际规则和一些基本技战术思想讲解完毕之后,三森政男先生上台请中国棋手中国棋手与他对弈。又是邵小冬上台,双方完全按照正规的比赛规则下了起来。几十手以后,在一旁观战的早川嘉美先生忍不住笑开了,原来三森先生的棋已呈败相。而个子刚够得着大盘的邵小冬则神气十足,越战越勇,最后三森先生推枰认输。--- 1995年10月24日 《北京体育世界》

    叶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你都在西海分社跟那些大人们下棋吗?
    邵小冬:是啊!
    叶子:那些大人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邵小冬:张进宇。
    叶子:为什么?
    邵小冬:记得第一次见到张进宇是在西海分社,那是一次普通的训练活动,他穿得挺逗,一身灰衣服,手上拿一布兜。
    后来北京的棋社也搞名人战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第二次名人赛。当时北京有好多分社:朝阳、东城、西海、远郊,少年队也算一个,每个分社派一人出来比赛,争挑战权。
    叶子:少年队是单独一个社还是从属于哪个社?
    邵小冬:是单独一个社,我代表少年队去比赛。那时候一共7个人,下5轮 ,最后看积分。
    我前两盘全输了,正好到中午吃饭,我就跟妈妈说:“我们直接回家吧,反正也没戏了。”我妈说:“你反正来都来了,下午还有三盘,你把它比完吧。”于是我就没说要走了。
    下午的第一盘我赢了,第二盘对苏梁,本来死定了的棋……没想到后来居然赢了。 这时,我开始算分,发现自己如果再赢一盘,张勇如果最后再输一盘,我们两个就大分相同 。而我最后一盘恰巧就是对张勇 。
  
    就这样,我背水一战,迎战张勇。张勇是“京空杯”、“奇奇童杯”的冠军,是当时的顶尖棋手。这盘棋具体怎么赢的我忘了,只记得自己一直占主动,牵制对手,赢得很漂亮,算超水平发挥吧。
    最后,我以挑战者身份挑战张进宇。
    5番棋,张进宇 3:0 就把我给灭了。张进宇的棋很利害,跟他下棋很压抑,我有一种没法还手的感觉。
    年仅十岁的邵小冬是第一届“康柏杯”北京五子棋名人邀请赛年龄最小的棋手,他七岁开始学棋,目前水平已达到一级。这次我国共有8名高水平的棋手参赛。--- 1997年5月9日《中国青年报》
    叶子:后来你就参加了1997年5月的“康柏杯”?
    邵小冬:是的。这次比赛在北京举行,有两个小孩参加,我和陆瑶。在开幕式上抽签时,第一盘我就抽到了矶部泰山九段。
    叶子:矶部泰山名气那么大,你当时心里紧张吗?
    邵小冬:没什么好紧张的,人家已经下了60年的五子棋了。我和他开瑞星,(我一直喜欢下瑞星局,也练得最多),那时候我知道的谱很少,我们走了当时一个很流行的变化。我走错了一步棋,矶部泰山当时想都没想就走了下一步。
    我感觉挺奇怪的,后面的变化基本上也这样,他都是没怎么想就落子。最后时间的长考,我好像用了1个小时 ,他却只用了5分钟。最后我被他抓长连禁手,告负。
    比完我没离开赛场,心里有一种输棋后的震撼感。
    这时矶部泰山过来给我看一本日本的棋谱 ,我这才知道,我们刚才下的那盘棋和他30年前下过的一盘棋居然是一模一样,那时候他也是黑棋被人抓禁。
    叶子:他对你说什么了吗?
    邵小冬:他的意思大概是,下那盘棋的时候他已经下了30年的棋了,虽然我犯了和他同样的错误,但我的技术还可以吧。他说,我还是挺有前途的 。
    叶子:“康柏杯”对你影响大吗?
    邵小冬:影响挺大的,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国际高手,虽然差距在渐渐拉近,但那时觉得日本还是最强,矶部泰山整个比赛就只输了一场。
    李栋那次成绩最好,第六名。我最后一盘要是赢了陆瑶的话,我就是第7名。
    叶子:和你比赛过的外国棋手中,印象最深是哪一位?
    邵小冬:俄罗斯的亚历山大吧,他是连珠联盟副主席。那盘棋我又是开的瑞星 ,变化和矶部泰山那一盘差不多 但我最后没有再犯那个错误 。
    在僵持的过程中,我开始跟他拼中盘 ,也许那天棋感好 ,该攻的时候我没手软 ,一鼓作气,几个漂亮的做杀,他直接就认输了 。
    他的谱倒是真熟,后来我知道就是他和另一个人编了俄罗斯的5手2打棋谱 ,那份资料可以说在当时是最新的 。大家在赛前交换礼物时,他送的就是这本书。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一直到99年世锦赛我的参考书都还是用它 。  
    叶子:他输棋时说什么了吗?
    邵小冬:他说我下得很好。对我印象也挺深,后来北京公开赛时他又到北京来,还认得我。
    叶子:赢了亚历山大,有没有成就感?
    邵小冬:有啊 ,再怎么说也算赢了个九段吧。呵呵~
    "康柏杯"五子棋名人邀请赛在北京饭店进行时,我和他爸爸都不在现场。晚上,我们去看他, 别人告诉我,小冬跟那些大人们在一起研究棋,也是熬到夜里很晚了才睡觉.---   小冬妈妈
       
    北京五子棋名人邀请赛高潮迭起,大爆冷门。在第六论的对弈中,年仅十岁的邵小冬一段与俄罗斯的九段亚历山大相遇。虽然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但邵小冬初生牛犊不怕虎,与亚历山大九段展开了激烈的对攻战。亚历山大执白在第46手棋时走出了算度很差的软着,被机敏的邵小冬抓住了机会,逼得对方在第50手棋,走出大恶手。双方战至69手,邵小冬爆出赛场最大冷门,将亚历山大九段拉下马来。---   1997年5月8日《北京晚报》
   
    叶子:你参加过的级别最高的赛事是1999年8月的第六届世界连珠锦标赛吧?
    邵小冬:是的。那届赛事是在北京比温特莱大酒店进行的。
    叶子:不需要进行资格赛吗?
    邵小冬:B组不需要。资格赛是争参加A组的资格 。
    叶子:参加这样的世界大赛,当时有压力吗?
    邵小冬:有压力,因为我把那次比赛看得很重的,我为此苦练了1个月的棋,每天8小时耗在网上,对局、打谱、拆棋 。
    那时互联网还不象现在这么普及,上网都用的是33.6k,或者56k的小猫;那时也没有什么联众、263之类的游戏,我就在台湾的五子棋对局网站5林去下棋,在那里碰到过好多台湾高手,比如张益丰。
  
    说来也挺逗的,我跟一个叫“拉阿丰”的人下棋,连赢了几盘,他问我是不是职业棋手,我没理他 。后来老于告诉我,那个“拉阿丰”就是张益丰。呵呵~
 
    我在5林还和 Ando下过,Ando 那时住台湾,老上5林, 那时候他在那里教英语 。我在98年世青赛时认识了他,还有他的女朋友Cici 。
    叶子:Ando的女朋友Cici 漂亮吗?
 
    邵小冬:起码我觉得不漂亮 ,外国人和咱们中国人审美差距挺大的。
    叶子:你这一个月练棋感觉如何?
   
    邵小冬:我觉得自己水平大有长进,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我一直认为棋是不需要老下的,当你下到一定程度没有明显提高时,可能会很急,但着急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如果你静下心来,随着时间推移,也许你对棋又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当时的我,可能就是突破了那个瓶颈口。
    B组公开赛有点类似于足球甲B级别,是世界第二级别高手的又一次碰撞,中国队在这个组别的角逐中战绩骄人,其中白涛四段夺得冠军,邵小冬二段获得第三名,日本著名八段棋手奈良秀树屈居亚军。 --- 1999年8月6日 新华社《每日电讯》
                                   
     叶子: 小冬,听说你曾经是中国在世界上排名第三的棋手,是吗?
 
     邵小冬:那是因为咱们有太多好棋手没有机会参加国际大赛。
     叶子: 你觉得自己下棋的特点是什么?
     邵小冬:这个说不好,少年时我比较喜欢进攻 ,那时的棋下得很成熟 对自己也很有信心 。不象在后来北京公开赛那样,对自己没信心 ,动不动就和棋。
     那时候因为学习,我已经快3年没怎么碰过棋了。最后1个月捡起来,虽然也是每天8小时地练 ,但棋感差多了。比如我和李睿凡那盘,才20几手棋就和棋了。那个变化我不熟 ,没敢恋战 。
     叶子: 你和李睿凡,谁先提出和棋?
     邵小冬:我开玩笑地说了句,他还真同意了。后来我问他,结果他的感觉和我一样 ,都觉得自己胜算小 。
 
     叶子:要是倒退几年你会怎么处理这盘棋?
     邵小冬:拼中盘吧。    
    
     叶子:你妈妈告诉我,说你在六岁参加“京空杯”初赛时,由于和人家同分,抽签时又没抽上,是那威直接让你进了决赛的,你对那威是什么印象?
     邵小冬:幽默,谦和,跟他相处让人感觉很轻松、舒服。那老师曾经给我创造了很多机会 ,我很感谢他。
  
     叶子:从你三岁下棋到现在,从棋的这个角度来讲,谁对你的影响最大?
   
     邵小冬:彭建国老师 。基础很重要 ,如果没有彭建国老师给我打下那麽好的基础,也不会有我后来的成绩。
     叶子:小冬,你最欣赏的棋手是谁?
     邵小冬:Ando 。他对五子棋的理解和常人不在一个档次,深不可测,赢Ando在我看来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叶子:整个少年时代的爱好 = 五子棋,能不能这样说?
     邵小冬:是的。
     叶子:现在呢?
     邵小冬:我现在的爱好很广泛啊,呵呵~ 音乐、电影、摇滚、布鲁斯。
               
     叶子:五子棋呢?
     邵小冬:它会成为我永远的爱好 ,因为我喜欢。
     日本的三森政南非常喜欢小冬,每次来北京,都送他带礼物。小冬少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研究棋或者和棋友们的交流上。现在小冬长大了, 他爱好的东西也更加广泛,变得喜欢与人交往,性格也开朗多了。妈妈眼里的小冬,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我挺为他自豪的。 --- 小冬妈妈
                                                                         
    小时侯看过一部德国电影,叫《英俊少年》,里面主题曲的歌词是:"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
    邵小冬,那个稚气、聪颖,精灵般可爱的小男孩儿,他辉煌的少年时代,已经被永远地定格在这些老照片中,初秋九月的大学校园里,人们将会看见一位英俊青年萧洒的身影。
    邵小冬人生的另一场锦标赛,刚刚开幕。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