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棋文化与知识连载(21):现行规则与规则展望
中国棋院在线讯《五子棋知识》第29章介绍了现行规则,详见如下内容。
二十九、现行规则与规则展望
(一)现行规则
目前,我国举办的五子棋赛所采用的规则,是由中国棋院主持编写的《中国五子棋竞赛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棋院有关领导和五子棋界有经验的裁判员杨采奕,徐炳继,仇庆生,肖斌,张铁良,姚建京等参加了编审和再版修订工作。《规则》从整体看较为全面、规范和准确。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全面性
《规则》的论述和规定全面而有序,语言精炼而简明。从棋具和术语的规定到行棋的要求;从裁判法则到纠错方法;从比赛种类和方法到比赛的成绩名次计算都做了全面的论述。
2.规范化
《规则》颁布前,在我国各地举办的五子棋民间比赛,在使用棋具,执行规则上不够规范。如棋具方面,有的厂家为节省成本费而做的盘过小,有的厂家做的子过大,不小心合用一起,结果下棋时紧连的子被挤出交叉点外了。先后手的确定中猜先的方法,有的借用围棋“单变双不变”,有的要区别围棋而采用“双变单不变”等。《规则》对棋具、行棋方法,裁判方法、纠错方法、比赛办法等方面,均做了规范化的规定。对平时对弈和比赛中经常触及的术语做了简明准确的定义。如禁手的形状论述,为追下取胜奠定了基础;对“一着”完成的时间界定,为裁判员判罚“推盘”“拔子”带来了依据;把乒乓球规则中“次”、“场”、“局”的定义引进五子棋术语,为计算成绩带来方便;“节”“轮”的规定为编排带来了便利等。
3.公平性
五子棋归属于对抗性体育竞赛,它的胜负不是用特定器具,如:计时表和皮尺,就可准确测出的,它是参赛者之间互为标准,一场一场地进行的对抗性竞争。比赛的场次繁多,裁判员执法难度大,成绩名次计算复杂,要想使参赛者在比赛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机会均等的条件,又能使竞赛成绩名次排序基本符合参赛者的技术水平,规则制定要全面、细致、准确,还要能堵住比赛场上不公平的缺漏和主办者利用权力偏袒一方的可能,《规则》的制定基本达到了以上要求。
(责任编辑:伍源) |